十灰散 2015年03月24日修訂版

BY fengchuile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概述

十灰散同名方劑約有七首,其中《勞證十藥神書》記載者爲常用方,其組成爲大薊、小薊、荷葉、側柏葉、白茅根、茜草根、梔子、大黃、丹皮、棕櫚皮各等份(各9g),具有涼血止血之功效。主治血熱妄行證。本方是一首備用的急救止血方劑。現代常用於治療上消化道出血、支氣管擴張及肺結核咯血等屬氣火上逆者。

《勞證十藥神書》方之十灰散

組成

大薊、小薊、荷葉、側柏葉、白茅根、茜草根、梔子、大黃、丹皮、棕櫚皮各等份(各9g)[參考資料] 魏睦新,王剛. 方劑一本通[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9.

用法

各藥炒炭存性,研細爲末,藕汁或蘿蔔汁磨京墨適量,調服9g。亦可作湯劑,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定。[參考資料] 魏睦新,王剛. 方劑一本通[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9.

用時先將白藕搗破絞汁,或蘿蔔汁磨真京墨半碗,調灰5錢,食後服下。

功用主治

具有涼血止血之功效。主治血熱妄行證。症見吐血、嘔血、咯血、咳血,血色鮮紅,面赤脣紅,心煩口渴,小便短赤,大便祕結,舌紅脈數。[參考資料] 魏睦新,王剛. 方劑一本通[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9.

使用注意

虛寒出血證忌用。[參考資料] 魏睦新,王剛. 方劑一本通[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9.

方解

本方主治因實熱所致的各種出血證,治宜以涼血、止血爲法。方中大薊、小薊、荷葉、茜草、白茅根、側柏葉涼血止血;棕櫚皮收澀止血;梔子清肝瀉火;大黃導熱下行;丹皮配大黃涼血祛瘀,使止血而不留瘀。本方炒炭存性,可加強收澀止血作用,用藕汁或蘿蔔汁京墨調服,增加清熱止血作用。綜觀全方,以涼血止血爲主,兼有清降祛瘀作用。[參考資料] 魏睦新,王剛. 方劑一本通[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9.

臨牀運用

[參考資料] 魏睦新,王剛. 方劑一本通[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9.

1.本方是一首備用的急救止血方劑。凡臨牀上出現以上部出血、血色鮮紅、舌紅脈數等爲主要表現者,即可使用本方加減治療。

2.加減法:若氣火上逆,血熱較盛,出血量多勢急,血色鮮紅者,將本方改作湯劑,並以大黃、山梔爲君藥,酌加牛漆、代赭石以加強鎮降引血下行之力。

3.本方現代常用於治療上消化道出血、支氣管擴張及肺結核咯血等屬氣火上逆者。

歌訣

十灰散用十般灰,柏茜茅荷丹櫚隨;二薊梔黃皆妙黑,涼降止血此方推。[參考資料] 魏睦新,王剛. 方劑一本通[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9.

摘錄

《勞證十藥神書》

《修月魯般經後錄》引《勞證十藥神書》(見《醫方類聚》卷一五○)方之十灰散

同《勞證十藥神書》方之十灰散

製備方法

燒灰存性,研極細,用紙包了,以碗蓋地上1夕,出火毒。

臨牀應用

肺結核:採用中藥十灰散治療27例肺結核咯血患者。有效者22例,佔81%,其中療效良好者20例。多半於服藥後4-6天內止血,平均止血時間爲5天,三例兩天止血,兩例藥後咯血減少,五例無效爲大量反覆咯血者。27例中,除一例爲慢性纖維空洞型肺結核外,皆爲浸潤型。除10例爲好轉期,或好轉部分硬結期外,餘17例爲溶解期、播散期或進展期。十灰散對好轉期肺結核療效很好,很快止血,而溶解期。播散期或進展期肺結核則療效較差。本組病例在應用十灰散期間除按肺結核咯血的常規護理和予以抗癆治療外,未曾用其他止血劑。

各家論述

《成方便讀》:此方彙集諸涼血、澀血、散血、行血之品,各燒灰存性,使之涼者涼,澀者澀,散者散,行者行。由各本質而化爲北方之色,即寓以水勝火之意。

附註

《張氏醫通》有薄荷,無荷葉。

摘錄

《修月魯般經後錄》引《勞證十藥神書》(見《醫方類聚》卷一五○)

《醫級》卷八方之十灰散

組成

藕節、敗棕、男發、百草霜、蒲黃、荊芥、側柏、姜灰、苧麻、茅草根各等分。

主治

《醫級》卷八方之十灰散主治血病日久,微甚不休,一切吐血、咳血、咯血及溲血、便血、婦人崩淋不止者。

用法用量

每服2錢,加大棗5個,煎湯下。

製備方法

各炒炭研勻。

摘錄

《醫級》卷八

《葉氏女科》卷一方之十灰散

組成

百草霜、側柏葉、蓮蓬殼、棕櫚皮(陳敗者)、油頭髮(皂莢水洗)、黃絹(或新綿亦可)、艾葉、藕節、白茅根、蒲黃、阿膠(蛤粉炒珠,另研細末)各等分。

主治

血崩初起。

用法用量

每服3錢,白湯下。

製備方法

燒灰存性,爲細末,入阿膠末和勻。

摘錄

《葉氏女科》卷一

《醫方大成》卷十引《澹寮》方之十灰散

組成

錦片、木賊、棕櫚、柏葉、艾葉、乾漆、鯽鱗、鯉鱗、血餘、當歸各等分。

主治

《醫方大成》卷十引《澹寮》方之十灰散主治下血不止。

用法用量

入麝香少許,溫酒調服。

製備方法

上逐味火化存性,爲末,和合。

摘錄

《醫方大成》卷十引《澹寮》

《萬氏女科》卷一方之十灰散

組成

藕節、蓮蓬、艾葉、棕櫚、大小薊根、側柏、乾薑、油發、乾漆各等分。

主治

《萬氏女科》卷一方之十灰散主治婦人血崩暴下初得者。

用法用量

每服3錢,四物湯調服,血止爲度。或用醋煮糯米粉爲丸,每服百丸。

製備方法

上藥各燒存性爲灰,和勻。

摘錄

《萬氏女科》卷一

《醫學心悟》卷三方之十灰散

組成

大薊、小薊、茅根、茜根、老絲瓜、山梔、蒲黃、荷葉、大黃、亂髮。

功效

《醫學心悟》卷三方之十灰散卷一祛瘀生新,止血之功效。

主治

《醫學心悟》卷三方之十灰散主治陰虛吐血。

用法用量

每服2-3錢,藕湯調下。

製備方法

燒灰,存性。

摘錄

《醫學心悟》卷三

中藥部頒標準

拼音名

Shihui San

標準編號

WS3-B-1672-94

處方

大薊 80g 小薊 80g 茜草 80g 梔子 80g 牡丹皮 80g 棕櫚 80g 側柏葉 80g 白茅根 80g 大黃 80g 荷葉 80g

製法

以上十味,將棕櫚煅炭,大薊等九味分別炒炭,共研細粉, 過篩,混 勻,即得。

性狀

本品爲褐色的粉末;氣微香,味淡。

鑑別

(1) 取本品粉末 1g,加乙醚10ml,振搖數分鐘,濾過,濾液加氫氧化鈉 試液1ml ,振搖,靜置使分層後,水層顯紅色,醚層淡黃色,置紫外光燈(365nm) 下觀 察,顯藍色熒光。

(2) 取本品粉末0. 5g,加水 5ml,置水浴中加熱3 分鐘,濾過。取濾液5 滴,置蒸 發皿上蒸乾,加硫酸1 滴,即顯褐色,繼轉爲紫褐色。

檢查

應符合散劑項下有關的規定(附錄10頁)。

功能與主治

涼血止血。用於男婦吐血,血崩及一切血出不止諸症。

用法與用量

溫開水沖服,一次 3~ 9g,一日 1~2 次。

規格

每瓶裝 3g

貯藏

密閉,防潮。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