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腹痛 2015年10月30日修訂版

BY fengchuile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少腹痛爲病證名[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263. 。出《黃帝內經素問·五常政大論》。少,通小[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263. 。即小腹痛[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263. 。小腹痛又稱少腹痛,指下腹部疼痛[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47. 。治療如氣滯用四磨湯;血瘀用手拈散;寒鬱以二陳湯加乾薑、吳萸、蒼朮、厚朴;熱鬱以四逆散加黃連、山梔、香附、黃芩;沉寒以理中湯加附子、肉桂、吳萸、茴香;氣陷以二陳湯加升麻、柴胡、乾薑、當歸;若醉飽行房,小腹脹痛,用當歸、芍藥、川芎、柴胡、青皮、吳萸、甘草之類[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47. 。少腹痛亦指小腹兩旁疼痛[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263. 。《醫學從衆錄·心痛續論》:“小腹兩旁謂之少腹,少腹痛者,乃厥陰肝臟之部,又爲胞中之血海。蓋胞中之水,主於少陰,而胞中之血,主於厥陰也。痛者,厥陰肝氣,不合胞中之血而上行也。肝臟不虛者,當疏通以使之上;肝臟虛者,當補益以助其下。”《雜病源流犀燭·腹少腹病源流》:“若少腹痛,疝病爲多,然有不盡由於疝者,其爲症可辨。如痛而喜按,虛也,宜溫補湯。痛不可按,實也,宜溫氣湯。痛而小便不利,溼熱也,宜五苓散加大黃、滑石。痛而脹急,小便反利,死血也,宜和血湯。痛連陰莖,按之則止,肝血虛也,宜補血清熱,用當歸、生地、白芍、艾草、牛膝、麥冬、丹皮、童便、甘菊。有汗加人蔘、黃芪、棗仁、五味子。痛如絞急,不可忍耐,小便如淋,諸藥不效,酒欲過度也,宜黃芩、木通、甘草三味,煎服立止。痛而按之有塊,時脹悶,其痛不移處,瘀血已久也,宜延胡索、肉桂、香附、歸尾、桃仁、砂仁。”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