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條 全身凍傷 修訂歷史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關於全身凍傷

發病因素凍僵亦稱全身凍傷,是身體長時間暴露於寒冷環境中引起,致全身新陳代謝機能降低,熱量大量喪失,體溫無法維持,最後意識昏迷,全身凍僵。人體受寒之初,一方面用增強代謝產生熱量,故肌肉收縮,心跳加快,血壓上升、呼吸次數增加;另方面外周血管收縮,減少散熱。如繼續受凍,散熱超過產熱,體溫即開始下降,至320C以下,寒戰不再發生,代謝逐漸降低,血壓,脈搏、呼吸也開始下降;致300C以下,進入昏迷狀態全身木僵。若不及時搶救,終將導致死亡。凍僵常發生於突然降溫或遭遇暴風雪時,尤其是衣着單薄,飢餓,疲勞,迷路,醉酒等意外情況下容易發生,平時少見。但我國國土遼闊,在高山雪地作業的勘探隊員或偵察員,於寒帶地區遇險的飛行員,在海洋中遭受暴風雪的意外襲擊的水兵、漁民等均可能發生凍僵。病理生理機體對寒冷反應的病理過程分爲機能代償和機能衰竭兩方面,主要表現如下:1.神經系統:體溫在340C時可出現健忘症,低於320 ...

掃碼訪問

可用醫學百科App / 微信 / 手機瀏覽器 掃碼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