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虛眩暈 2016年10月13日修訂版

BY banlang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概述

氣虛眩暈爲病證名[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323.。虛暈的一種[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566.。見《症因脈治·內傷眩暈》。《症因脈治·內傷眩暈》:“氣虛眩暈之症,氣虛即陽虛也。其人面色白,身無熱,神識清爽,言語輕微,二便清利,時或虛陽上浮,頭面得火,眩暈不止。”《醫略六書·眩暈》:“勞倦傷脾,清陽下陷,眩暈倦怠,此勞役人多氣虛眩暈。”有肺氣不足者,有真陽不足,虛陽上浮者,亦有因腎不納氣引起者[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323.。《醫林繩墨·眩運》:“有醉飽房勞,損傷精血,腎家不能納氣歸元,使諸氣逆奔而上,此氣虛而眩運也。”

氣虛眩暈的症狀

《症因脈治·內傷眩暈》:“氣虛眩暈之症,氣虛即陽虛也。其人面色白,身無熱,神識清爽,言語輕微,二便清利,時或虛陽上浮,頭面得火,眩暈不止。”《醫略六書·眩暈》:“勞倦傷脾,清陽下陷,眩暈倦怠,此勞役人多氣虛眩暈。”

治療

氣虛眩暈治宜益氣爲主[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323.。肺氣不足者,人蔘生脈散合四君子湯;中氣不足者,補中益氣湯;心氣不足者,酸棗仁湯;腎氣不足者,都氣丸;若真陽不足,虛陽上浮者,腎氣丸加鹿角膠[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323.

關於眩暈

眩暈(vertigo[參考資料]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0)[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參考資料]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 中醫藥學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爲病名[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423.。是指以頭暈、目眩爲主要表現的疾病[參考資料]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 中醫藥學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參考資料]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 中醫藥學名詞(2010)[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見《三因極一病證方論·眩暈證治》。眩暈又稱頭暈[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568.、眩運、頭旋眼花[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423.。眩,視物黑暗不明或感覺昏亂,即眼花;暈,感覺自身與周圍景物旋轉,即頭暈,二者常同時並見,故統稱爲“眩暈”[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423.[參考資料] 張伯臾主編.中醫內科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204-207.。輕者閉目即止;重者如坐車船,旋轉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有噁心、嘔吐、汗出,甚則昏倒等症狀[參考資料] 張伯臾主編.中醫內科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204-207.。多因氣血虧損,髓海空虛,或風陽上擾,痰濁上蒙清竅所致[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568.。根據病因、症狀之不同,可分爲風暈、溼暈、痰暈、中暑眩暈、燥火眩暈、氣鬱眩暈、肝火眩暈、虛暈等[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423.。眩暈相當於周圍性及中樞性眩暈、耳源性眩暈、顱內血管性病變、藥物中毒及暈動病等[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423.。本病症多見於現代醫學中的內耳性眩暈(美尼爾氏症、暈動症等)、腦性眩暈(高血壓、低血壓、動脈硬化等)、神經官能症及貧血等病中[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568.

鍼灸治療眩暈效果較好,但應分辨標本緩急。眩暈急重者,先治其標;眩暈較輕或發作間歇期,注意求因治本。

眩暈發作時可令患者閉目,安臥(或坐位),作悠緩、細勻的呼吸動作,或以手指按壓印堂、太陽穴,使頭面部經氣疏暢,眩暈症狀即可減輕。

詳見眩暈條。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