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營湯 2015年03月17日修訂版

BY fengchuile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概述

清營湯記載於《溫病條辨》卷一,系治療溫熱病邪熱傳入營分證的代表方劑。其組成爲水牛角30g、生地黃15g、玄蔘9g、竹葉心3g、麥冬9g、金銀花9g、連翹6g、黃連5g、丹蔘6g,具有清營解毒,透熱養陰的功效,主治熱入營分證。症見身熱夜甚,神煩少寐,時有譫語,口渴或不渴,斑疹隱隱,舌絳而幹,脈細數。現代常用於治療乙型腦炎、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敗血症、腸傷寒等熱性病而屬熱入營分者。

處方

犀角9克 生地15克 玄蔘9克 竹葉心3克 麥冬9克 銀花9克 連翹(連心用)6克 黃連4.5克 丹蔘6克。

水牛角30g、生地黃15g、玄蔘9g、竹葉心3g、麥冬9g、金銀花9g、連翹6g、黃連5g、丹蔘6g[參考資料] 魏睦新,王剛. 方劑一本通[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9.

功能主治

清營透熱解毒,養陰活血。主治溫病邪熱傳營之熱入營分證,症見身熱夜甚,口渴或不渴,時有譫語,神煩少寐[參考資料] 魏睦新,王剛. 方劑一本通[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9.  ,心煩不眠,或斑疹隱隱,舌絳而幹,脈細數。

用法用量

用水1.6升,煮取600毫升,每服200毫升,一日三次。

使用注意

溼邪內鬱而見舌苔白滑者禁用本方,以防滋膩而助溼留邪。必須是舌絳而幹方可使用。[參考資料] 魏睦新,王剛. 方劑一本通[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9.

臨牀應用

1.本方是治療溫熱病邪熱傳入營分證的代表方劑。凡是在發熱性疾病過程中,特別是急性發熱性傳染病過程中,出現了身熱(體溫大多在39℃以上)夜甚、神煩少寐、斑疹隱隱、舌絳而幹、脈數等症者,可用本方加減治療。[參考資料] 魏睦新,王剛. 方劑一本通[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9.

2.加減法:在使用本方時,可按氣分證與營分證的側重點調整方劑中的藥量。氣熱偏盛,宜重用銀花、連翹、黃連等藥,亦可加入石膏、知母;營分熱盛,則重用水牛角、生地黃、玄蔘;神昏譫語較重者,可與安宮牛黃丸、紫雪丹合用。[參考資料] 魏睦新,王剛. 方劑一本通[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9.

3.本方現代常用於治療乙型腦炎、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敗血症、腸傷寒等熱性病而屬熱入營分者。[參考資料] 魏睦新,王剛. 方劑一本通[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9.

備註

方中水牛角清熱解毒,涼血散瘀,爲君藥。生地黃涼血滋陰,麥冬清熱養陰生津,玄蔘滋陰降火解毒,三藥助君藥清營涼血養陰,共爲臣藥。金銀花、連翹輕宣透邪,使營分之邪透出氣分而解,爲佐藥。竹葉心、黃連清心火,丹蔘清心而又涼血活血,三味共助君藥清營涼血,並皆入心經,共爲佐使藥。諸藥合用,共奏清營解毒、透熱養陰之功。

歌訣

清營湯治熱傳營,身熱燥渴眠不寧;犀地銀翹玄連竹,丹麥清熱更護陰。

摘錄

《溫病條辨》卷一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