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黛 2014年09月12日修訂版

BY banlang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青黛

青黛

Indigo Naturalis

(英)Natural Indigo

別名 靛、靛花、靛沫、藍靛。

來源 爲爵牀科植物馬藍Baphicacanthus cusia Brem的葉經加工製得的粉末或團塊。

植物形態 多年生草本。莖常成對分枝,細嫩部分及花序均被褐色柔毛。葉對生,先端漸尖,邊緣有粗齒,干時黑色。穗狀花序直立;苞片對生;花萼5裂;花冠筒狀,紫色;雄蕊4,二強;子房2室,每室2胚珠。蒴果棒狀。種子卵形。花期秋季,果期冬季。

生於林邊較潮溼處;有栽培。主產福建、雲南、廣西、廣東、江西、浙江。

採製 夏、秋季採收莖葉,置木桶或缸內,水浸2~3晝夜,至葉自枝條脫落時撈出枝條,加入適量石灰充分攪拌,至浸液由烏綠色轉變爲深紫紅色時,撈出液麪產生的藍色泡沫,曬乾。

性狀 爲極細粉末,灰藍色或深藍色,質輕易飛揚,粘手粘紙,投水中浮於水面,也有呈多孔性小塊。有特殊草腥氣,味微酸。

化學成分 主含靛藍(indigo,indigotin),另含靛玉紅(indirubin)。

性味 性寒,味鹹。

功能主治 清熱涼血,定驚。用於溫毒、發斑、血熱吐衄、胸痛咳血、口瘡、痄腮、喉痹、小兒驚癇。

附註 加工青黛的原植物還有豆科的野青樹Indigofera suffruticosa Mill.、蓼科蓼藍Polygonum tinctorinum Ait.、十字花科菘藍Isatis indigotica Fort.的葉。

青黛藥典標準

品名

青黛

Qingdai

INDIGO NATURALIS

來源

本品爲爵牀科植物馬藍Baphicacanthus cusia(Nees)Bremek.、蓼科植物蓼藍PoLygonum tinctorium. Ait.或十字花科植物菘藍Isatis indigotica Fort.的葉或莖葉經加工製得的乾燥粉末、團塊或顆粒。

性狀

本品爲深藍色的粉末,體輕,易飛揚;或呈不規則多孔性的團塊、顆粒,用手搓捻即成細末。微有草腥氣,味淡。

鑑別

(1)取本品少量,用微火灼燒,有紫紅色的煙霧產生。

(2)取本品少量,滴加硝酸,產生氣泡並顯棕紅色或黃棕色。

(3)取本品50mg,加三氯甲烷5ml,充分攪拌,濾過,濾液作爲供試品溶液。另取靛藍對照品、靛玉紅對照品,加三氯甲烷分別製成每1ml含1mg和0.5mg的溶液,作爲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三種溶液各5μl,分別點於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甲苯一三氯甲烷一丙酮(5:4:1)爲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的藍色和淺紫紅色的斑點。

檢查

水分

不得過7.0%(附錄ⅨH 第一法)。

水溶性色素

取本品0.5g,加水lOml.振搖後放置片刻,水層不得顯深藍色。

含量測定

靛藍

照高效液相色譜法(附錄Ⅵ D)測定。

色譜條件與系統適用性試驗 以十八烷基硅烷鍵合硅膠爲填充劑;以甲醇一水(70:25)爲流動相;檢測波長爲606nm。理論板數按靛藍峯計算應不低於1800。

對照品溶液的製備取靛藍對照品2.5mg,精密稱定,置250ml量瓶中,加2%水合氯醛的三氯甲烷溶液(取水合氯醛,置硅膠乾燥器中放置24小時,稱取2.0g,加三氯甲烷至lOOml,放置,出現渾濁,以無水硫酸鈉脫水,濾過,即得)約220ml,超聲處理(功率250W,頻率33kHz)l.5小時,放冷,加2%水合氯醛的三氯甲烷溶液至刻度,搖勻,即得(每1ml中含靛藍lOμg)。

供試品溶液的製備 取本品細粉約50mg,精密稱定,置250ml量瓶中,加2%水合氯醛的三氯甲烷溶液約220ml,超聲處理(功率250W,頻率33kHz)30分鐘,放冷,加2%水合氯醛的三氯甲烷溶液至刻度,搖勻,濾過,取續濾液,即得。

測定法 分別精密吸取對照品溶液與供試品溶液各lOtil,注入液相色譜儀,測定,即得。

本品按乾燥品計算,含靛藍(C16H10N202)不得少於2.0%。

靛玉紅

照高效液相色譜法(附錄ⅥD)測定。

色譜條件與系統適用性試驗 以十八烷基硅烷鍵合硅膠爲填充劑;以甲醇一水(70:30)爲流動相;檢測波長爲292nm。理論板數按靛玉紅峯計算應不低於3000。

對照品溶液的製備 取靛玉紅對照品2.5mg,精密稱定,置50ml量瓶中,加N,N-二甲基甲酰胺約45ml,超聲處理(功率250W,頻率33kHz)使溶解,放冷,加N,N-二甲基甲酰胺至刻度,搖勻;精密量取lOml,置lOOml量瓶中,加N,N-二甲基甲酰胺至刻度,搖勻,即得(每1ml中含靛玉紅5μg)。

供試品溶液的製備 取本品細粉約50mg,精密稱定,置25ml量瓶中,加N,N二甲基甲酰胺約20ml,超聲處理(功率250W,頻率33kHz)30分鐘,放冷,加N,N-=甲基甲酰胺至刻度,搖勻,濾過,取續濾液,即得。

測定法 分別精密吸取對照品溶液與供試品溶液各10μl,注人液相色譜儀,測定,即得。

本品按乾燥品計算,含靛玉紅(C16H10N202)不得少於0.13%。

性味與歸經

鹹,寒。歸肝經。

功能與主治

清熱解毒,涼血消斑,瀉火定驚。用於溫毒發斑,血熱吐衄,胸痛咳血,口瘡,痄腮,喉痹,小兒驚癇。

用法與用量

1~3g,宜人丸散用。外用適量。

貯藏

置於燥處。

出處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