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條 皮下藻菌病 修訂歷史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關於皮下藻菌病

皮膚性病科這是由蛙糞黴菌引起的一種綜合徵。主要侵犯皮下組織,但間或可以波及深部結構。我國已發現有此病。上海所見的2例均系來自江西。近來我們見到一例來自江蘇。病初起爲一皮下結節,逐漸擴大。皮下腫塊較侷限,質硬,不痛,但時有癢感。腫塊常與皮膚粘連,但不與皮下組織如肌膜等發生粘連,因而常可移動。其上部皮膚髮生萎縮或色素增加等改變,但不破潰。增大的腫塊可以波及肩、臂、面、頸或整個腿部、臀部等。少數患者肝、腸及肌肉也可受累。曾有兩例因而死亡。未見有侵犯淋巴結或發生血源、淋巴等播散者。有的患者可致白細胞升高,嗜酸性粒細胞可達30%。本病主要由一些蛙糞黴菌種如中國林蛙糞黴菌及半孢子蛙糞黴菌等所引起。後者廣佈於自然界,尤其是腐敗植物及許多兩棲類、爬蟲類的胃腸道,然不引起這些動物感染致病,僅附着於昆蟲身上。其傳入人體的途徑尚未闡明。有些患者在發病前有被蚊或其它昆蟲叮咬史。我們見到一例是外用蟾蜍皮引起。此菌不 ...

掃碼訪問

可用醫學百科App / 微信 / 手機瀏覽器 掃碼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