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皮癬 2015年11月07日修訂版

BY fengchuile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概述

牛皮癬爲病證名:1.一種慢性瘙癢性皮膚病;2.銀屑病。

一種慢性瘙癢性皮膚病·牛皮癬

牛皮癬是指一種慢性瘙癢性皮膚病[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124.[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293. 。因患處皮膚厚而且堅,如牛領之皮,故名[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293. 。見《世醫得效方》卷十九。爲風、溼、熱之邪蘊於肌膚或日久血虛生風生燥,肌膚失養而成(由風溼熱毒蘊鬱肌膚所致;或因營血不足,血虛風燥,肌膚失養而成;與情志失調亦有一定關係[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293. [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124.。與情緒波動亦有關[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124.。類似於現代醫學的神經性皮炎及慢性溼疹[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124.。本病好發於項部,其次是肘膝彎、上眼瞼及大腿內側(大多發於頸項處,亦可發生在肘窩、膕窩、上眼瞼、會陰、大腿內側等處[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293. [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124.。病初皮膚瘙癢,局部出現扁平丘疹,融合成片,日久皮損則增厚、乾燥、脫屑;陣發性奇癢,入夜及鬱悶煩躁時尤甚[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124.。病程較長,易反覆發作[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124.。治宜活血疏風,清熱祛溼[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293. 。內服當歸飲子[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293. 。外用瘋油膏、黑豆餾油製劑,亦可選用燻藥療法及梅花針療法[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293. 。類於神經性皮炎。[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293.

鍼灸治療:①體針:取曲池、風池、天井、血海、三陰交、外關、阿是穴等穴爲主[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124.。針阿是穴時須從皮損周圍沿皮下向病竈基底部橫刺數針,針後可加用艾條燻灸20分鐘左右[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124.。項部皮損者加合谷、列缺;肘彎皮損者加郄門、勞宮;胭窩皮損者加浮郄、殷門;上眼瞼皮損者加頭維、百會;大腿內側皮損者加三陰交;屬血燥生風者加膈俞、大都;屬風溼化熱者加陰陵泉、風池;日久難愈者可於耳後靜脈放血數滴[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124.

②皮膚針:由外圍向中心重叩病變局部並加拔火罐,每日1次[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124.

③耳針:取肺、神門、下屏尖、肝、腦等穴,中等刺激,留針1小時[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124.。注意治療期間應避免搽用刺激性物品,避免搔抓及熱水燙洗[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124.

銀屑病·牛皮癬

牛皮癬在現代醫學中指銀屑病[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124. 。爲一種表面覆蓋多層鱗屑樣皮屑的慢性、瘙癢性皮膚病[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124.

銀屑病爲病症名[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633. 。又稱牛皮癬[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633. 。是一種非傳染性良性慢性炎症皮膚病[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633. 。屬祖國醫學“松皮癬”“銀錢癬”等範疇[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633. 。病因目前尚未明瞭,可能與病毒或鏈球菌等感染、代謝障礙和內分泌障礙等因素有關[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633. 。患者有明顯的家族發病史,並有遺傳傾向[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633. 。本病診斷要點:

①皮疹好發於四肢伸側,尤多見於肘、膝關節伸側,且多爲對稱性[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633. 。頭部亦常發生[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633.

②皮疹爲大小不等的紅斑,上有較厚的銀白色鱗屑,颳去鱗屑可見點狀出血現象[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633. 。進行期可有同型反應,有時發癢[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633.

③病程長,易復發[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633.

鍼灸治療:取肺俞、大椎、風門、肝俞、脾俞,均以三棱針點刺,然後拔罐,留罐5~10分鐘,再取胸5~6、腰1~2夾脊穴,行鍼20分鐘[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633. 。隔日1次[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633.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