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丁香 2014年09月16日修訂版

BY banlang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辭典》:母丁香

出處

《雷公炮炙論》

拼音名

Mǔ Dīnɡ Xiānɡ

別名

雞舌香(《抱朴子》),亭炅獨生(《酉陽雜俎)),雌丁香(《本草蒙筌》)。

來源

爲桃金娘科植物丁香的果實。果實將成熟時採收,曬乾。

性狀

乾燥果實呈卵圓形或橢圓形,長約2~3釐米,直徑約0.6~1釐米。外表呈褐色,或帶有土紅色粉末,粗糙,多細皺紋,上端宿萼有4裂片。質堅脆,破之常縱裂爲2瓣,內藏少數種子(因種子來成熟,故多已乾癟,不易察見)。氣微香,味辛辣。

性味

辛,溫。

①《別錄》:"微溫。"

②《藥性論》:"味辛,無毒。"

功能主治

溫中,散寒。治暴心氣痛,胃寒嘔逆,風冷齒痛,牙宣,口臭,婦人陰冷,小兒疝氣。

①《別錄》:"療風水毒腫。去惡氣,療霍亂心痛。"

②陶弘景:"療惡核毒腫。’

③《蜀本草》:"療嘔逆甚驗。"

④《本耳圖經》:"療口臭最良,治氣亦效。"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0.3~1錢;或研末。外用:研末調敷或作栓劑。

注意

熱證及陰虛內熱者忌服。

①《雷公炮炙論》:"不可見火。畏鬱金。"

②《本草經疏》:"一切有火熱證者忌之。非屬虛寒,概勿施用。"

附方

①治暴心氣痛:雞舌香末,酒服一錢。(《肘後方》)

②治胃冷嘔逆,氣厥不通:母丁香三粒(椎碎),陳橘皮一枚(全者,湯浸去白,焙)。上二味,用水一盞,煎取半盞,去滓熱呷。(《聖濟總錄》)

③治小兒冷疳,面黃腹大,食即吐者:母丁香七枚,爲末,乳汁和蒸二次,薑湯服之。(《衛生易簡方》)

④治風冷乘於齒間,發歇疼痛。口氣宣露:雞舌香、射於各一兩,麝香(細研)一分。上二味,搗羅爲散,入麝香再拌和令勻。每用少許揩齒,良久以溫湯漱口。(《聖濟總錄》雞舌香散)

⑤治齲齒:雞舌香煮汁含之。(《姚僧坦集驗方》)

⑥治婦人難產:母丁香三十六粒.滴乳香三錢六分。爲末,同活兔膽和杵千下,丸作三十六丸。每服一丸,好酒化下。(《頤真堂經驗方》如意丹)

⑦治陰冷:母丁香爲末,縫紗囊如小指,實末,納陰中,中病便已。(《本草衍義》)

臨牀應用

治療小兒疝氣:取母丁香粉適量撒在獨角蓮膏藥上,貼於患處。每隔1~2天換-次,至病癒爲止。觀察19例,15例痊癒,3例好轉,1例無效。

摘錄

《*辭典》

母丁香藥典標準

品名

母丁香

Mudingxiang

CARYOPHΜLLI FRUCTUS

來源

本品爲桃金娘科植物丁香Eugenia caryophμllata Thunb.的乾燥近成熟果實。果將熟時採摘,哂幹。

性狀

本品呈卵圓形或長橢圓形,長1.5~3cm,直徑0.5~lcm。表面黃棕色或褐棕色,有細皺紋;頂端有四個宿存萼片向內彎曲成鉤狀;基部有果梗痕;果皮與種仁可剝離,種仁由兩片子葉合抱雨成,棕色或暗棕色,顯油性,中央具一明顯的縱溝;內有胚,呈細桿狀。質較硬,難折斷。氣香,味麻辣。

鑑別

(1)本品粉末棕褐色。澱粉粒衆多,單粒長卵形、類貝殼形、類圓形或不規則形,直徑14~35μm。纖維較多,成束或單個散在,淡黃棕色,多呈長梭形,直徑9~41μm。石細胞單個散在或數個成羣,淡黃棕色,呈長條形、類三角形或不規則形,偶有分枝狀,直徑14~88μm,層紋較密,孔溝明顯。草酸鈣簇晶存在於薄壁細胞中,直徑7~43μm。偶見草酸鈣小方晶。油室多破碎。

(2)取本品粉末1.5g,加乙醚5ml,振搖數分鐘,濾過,取濾液作爲供試品溶液。另取母丁香對照藥材1.5g,同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再取丁香酚對照品,加乙醚製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爲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B)試驗,吸取上述三種溶液各5μl,分別點於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石油醚(60~90℃)一乙酸乙酯(9:1)爲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噴以5%香草醛硫酸溶液,在105℃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和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檢查

水分

不得過12.0%(附錄ⅨH 第二法)。

總灰分

不得過4.0%(附錄ⅨK)。

浸出物

照醇溶性浸出物測定法(附錄X A)項下的熱浸法測定,用乙醇作溶劑,不得少於15.0%。

含量測定

照高效液相色譜法(附錄ⅥD)測定。

色譜條件與系統適用性試驗

以十八烷基硅烷鍵合硅膠爲填充劑;以甲醇一水(65:40)爲流動相;檢測波長爲280nm。理論板數按丁香酚峯計算應不低於3000。

對照品溶液的製備

取丁香酚對照品適量,精密稱定,加無水乙醇製成每1ml含0.1mg的溶液,即得。

供試品溶液的製備

取本品粉末(過二號篩)約0.3g,精密稱定,置25ml量瓶中,加無水乙醇至刻度,浸泡24小時,搖勻,濾過,取續濾液,即得。

測定法

分別精密吸取對照品溶液與供試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譜儀,測定,即得。

本品按乾燥品計算,含丁香酚(C10H1202)不得少於0.65%。

母丁香飲片

炮製

除去雜質,用時搗碎。

鑑別、檢查、浸出物、含量測定

同藥材。

性味與歸經

辛,溫。歸脾、胃、肺、腎經。

功能與主治

溫中降逆,補腎助陽。用於脾胃虛寒,呃逆嘔吐,食少吐瀉,心腹冷痛,腎虛陽痿。

用法與用量

1~3g。內服或研末外敷。

注意

不宜與鬱金同用。

貯藏

置陰涼乾燥處。

出處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