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到中藥杧果核的方劑

關聯數據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關於杧果核

《嶺南採藥錄》MánɡGuǒHé爲漆樹科植物杧果的果核,食用杧果後,收集果核,曬乾。產廣東、廣西等地。乾燥的果核,呈腎形或卵圓形,壓扁,長約6~10釐米,寬3~5釐米,外面淡黃色或土黃色,纖維性,粗糙堅硬。擊碎後,內果皮纖維狀,內表面平滑,淡黃色,木質化。種皮紙質,類白色,子葉2片,肥厚,暗棕色。氣微,味微澀。以潔淨、乾燥、核仁肉厚者爲佳。果仁含脂肪5.2%,其中飽和甘油酯佔14%、甘油一油酸酯24%、甘油二油酸酯61%、甘油三不飽和酸酯1%弱;其脂肪酸組成是:硬脂酸34%、油酸50%,以及棕櫚酸、花生酸和少量肉豆蔻酸。尚含谷甾醇和多量澱粉。種子含氫氰酸。酸澀,平。①《南寧市藥物志》:"酸,平,無毒。"②《廣西中藥志》:"味酸澀,性平。"③《廣東中藥》Ⅱ:"苦,平。"治疝氣,食滯。①《嶺南採藥錄》:" ...

掃碼訪問

可用醫學百科App / 微信 / 手機瀏覽器 掃碼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