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條 顱骨嗜酸性細胞肉芽腫 修訂歷史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關於顱骨嗜酸性細胞肉芽腫

嗜酸性細胞肉芽腫是一種病因不明、往往發生於外傷後的全身性骨病。好發於兒童和20歲左右的青年,男性較女性多見。除指骨和趾骨外全身各扁平骨均可發病。顱骨爲好發部位,病變多爲單發,約佔70—85%。病理在鏡下可見多種細胞成份,包括淋巴細胞、網狀細胞、嗜酸性細胞、多核細胞、纖維母細胞、漿細胞等。其發展分四個階段:(1)增殖期;(2)肉芽期;(3)黃色腫塊期;(4)纖維化期。起病初時常有低熱、局部腫脹疼痛。本病主要以手術治療爲主,術後加用放療。單發者預後較佳。臨牀表現1.發病初期常有低熱、乏力、食慾不振等症狀。2.外傷後或突然出現頭部疼痛性腫塊,病變可爲單發或多發。3.累及肋骨、股骨和骨盆等骨骼而出現胸痛、骨盆疼痛和病理性骨折。診斷依據1.常見於青少年,可有外傷史,頭部侷限性腫塊,輕微疼痛,生長緩慢,常位於頂骨、枕骨及顳骨。2.起病初期可出現低熱、乏力、食慾不振等症狀。3.查血象白細胞增多和嗜酸性細 ...

掃碼訪問

可用醫學百科App / 微信 / 手機瀏覽器 掃碼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