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條 淋巴瘤樣接觸性皮炎 修訂歷史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關於淋巴瘤樣接觸性皮炎

皮膚性病科淋巴瘤樣肉芽腫病於1972年由Liebouw首先報告,是一種原因不明的系統性疾病,表現爲壞死性肉芽腫和血管炎,病死率高,可達60%,通常在出現症狀後的14個月內死於泛發性肺部疾病和繼發性感染。最初認爲本病是一種良性或淋巴瘤前期病損,但近年的研究表明,其病變組織中的異型淋巴細胞表達T細胞分化抗原,例CD3、CD4等,同時也有T細胞分化抗原的丟失,如CD1、CD5及CD8等。並有T細胞受體β鏈(CβlCβ2)基因重排,表明該病病變組織中存在T細胞的克隆性增生,因此提出了淋巴瘤樣肉芽腫病可能是淋巴瘤異型的問題,但尚未定論。該病好發於中、青年男性,男女之比約爲1.7∶1,發病年齡7~85歲,平均48歲。除上呼吸道受累外,約50%有肺部損害,表現爲咳嗽、咳痰、氣促及胸痛,常伴發熱、不適、體重減輕、肌痛和關節痛。20%~30%有中樞和周圍神經受累,出現精神錯亂、共濟失調、癲癇、顱神經障礙及感 ...

掃碼訪問

可用醫學百科App / 微信 / 手機瀏覽器 掃碼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