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條 良性甲狀腺腫瘤 修訂歷史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關於良性甲狀腺腫瘤

概述良性甲狀腺腫瘤包括甲狀腺腺瘤和囊腫等,多見於青年婦女。本病的發生與缺碘、內分泌失調和頸部放射線治療有一定關係。其確切病因尚不清楚,據報道約10%~25%患者有惡變可能。現代西醫學多采用外科手術治療,但術後較易復發。良性甲狀腺腫瘤歸屬中醫學“癭病”範疇,與“癭瘤”“肉癭”相似。關於癭的記載首見於《山海經》。隋代《諸病源候論》將癭分爲“血癭、息肉癭、氣癭”三種,其中息肉癭與本病頗爲相似,並提出“息肉癭可割之”的治療方法。《外臺祕要》對本病分類更詳,共有36種治癭方,其中多數爲含磺藥物。至明清,各家對本病認識漸趨深刻,治療方法也日漸增多。《醫學入門》、《外科正宗》等都認爲本病主要是由於瘀血、濁氣、痰凝而成。《普濟方》、《本草綱日》明確指出用海藻、昆布等含碘藥物和動物的甲狀腺製劑治療癭病。《外科正宗》、《瘍醫大全》的海藻玉壺湯、四海舒鬱丸等方至今仍爲醫家所推崇。現代關於良性甲狀腺腫瘤的中醫治療 ...

掃碼訪問

可用醫學百科App / 微信 / 手機瀏覽器 掃碼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