淚腔 2017年01月13日修訂版

BY banlang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概述

淚腔爲經穴別名,即睛明[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461.。出《鍼灸學》(南京)。

[穴位基礎信息表]睛明|Jingming|Chingming|Eye Bright|BL1|1|V1|V1|B1|B1|BI1

睛明爲經穴名(Jīngmíng BLl)[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707.。出《鍼灸甲乙經》。屬足太陽膀胱經[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707.。睛明穴是手太陽小腸經、足太陽膀胱經、足陽明胃經、陽蹻脈、陰蹻脈的交會穴[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707.。睛即眼睛,明即明亮,此穴在眼區,有明目之功,故名睛明[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707.。睛明穴主治眼目等疾患,如目赤腫痛,胬肉攀睛,淚出多眵,疳眼雀目,內外翳障,視物不明,青盲,反胃呃逆目赤腫痛,迎風流淚,雀目,夜盲,色盲,目視不明,目翳,眥癢等,現代又多用睛明穴治療急性結膜炎,慢性結膜炎,視神經炎,淚囊炎,視神經萎縮,視網膜炎,角膜炎,電光性眼炎,早期輕度白內障,近視,遠視,面神經麻痹,心動過速,急性腰痛等。

睛明穴的別名

目內眥(《黃帝內經素問·氣府論》),淚孔(《鍼灸甲乙經》),淚空(《鍼灸聚英》),精明(《備急千金要方》)、淚腔[參考資料] 柴鐵劬.鍼灸穴名解[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9.

出處

《鍼灸甲乙經》:目不明,惡風,目淚出憎寒……眥癢痛,淫膚白翳,睛明主之。

穴名解

睛即眼睛,明即明亮,此穴在眼區,有明目之功,故名睛明[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707.

睛,指眼睛,本穴在目內眥,黏膜組織上,近於睛,主治兩目紅腫、怕光羞明,一切目疾,有明目之效,故曰睛明。《黃帝內經素問·脈要精微論》王冰注:“在明堂左右兩目內也,以近於目眥,故曰精(睛)明。”

所屬部位

面部[參考資料] 孫國傑主編. 鍼灸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75.> 內眥[參考資料] 孫國傑主編. 鍼灸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89.

特異性

手太陽小腸經、足太陽膀胱經、足陽明胃經、陽蹻脈、陰蹻脈的交會穴[參考資料] 王民集,朱江,楊永清主編. 中國鍼灸全書[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222-224.

淚腔穴的定位

標準定位:睛明穴在面部,目內眥角稍上方凹陷處[參考資料]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 中醫藥學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睛明穴位於面部,目內眥內上方眶內側壁凹陷中。正坐或仰靠取穴[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707.

睛明穴位於目內眥之內上方0.1寸處(《中國鍼灸學概要》)[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834.

睛明穴在足太陽膀胱經中的位置.png

睛明穴在足太陽膀胱經中的位置

睛明穴的位置.png

睛明穴的位置

睛明穴的位置

睛明穴的位置

睛明穴的位置

睛明穴的位置(血管)

睛明穴的位置

睛明穴的位置(肌肉)

淚腔穴的取法

睛明穴位於面部,目內眥內上方眶內側壁凹陷中。正坐或仰靠取穴[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707.

正坐仰靠或仰臥位,目內眥向外上方,近目眶內緣處取穴[參考資料] 王民集,朱江,楊永清主編. 中國鍼灸全書[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222-224.

淚腔穴穴位解剖

穴下爲皮膚、皮下組織、眼輪匝肌、上淚小管上方、內直肌與篩骨眶板之間。皮膚由三叉神經眼支的滑車上神經分佈。皮下組織內血管有內眥動、靜脈的分支或屬支。其深層由緻密結締組織形成的瞼內側韌帶,使瞼板固定於眶緣上。營養眼球外結構的動脈來自眼動脈的終末支之一的額動脈。

層次解剖

皮膚→皮下組織→眼輪匝肌→上淚小管上方→內直肌與篩骨眶板之間[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707.

皮膚→皮下組織→眼輪匝肌→眶脂體→內直肌[參考資料] 孫國傑主編. 鍼灸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75.

穴區神經、血管

淺層有滑車上神經和內眥動脈的分支分佈;深層有面神經顳支和動眼神經分佈,並有滑車上,下神經和動脈經過[參考資料] 孫國傑主編. 鍼灸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75.

布有滑車上、下神經,深層爲動眼神經和眼神經;並有內眥動、靜脈通過,深層上方有眼動、靜脈本幹[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834.

淚腔穴的功效與作用

睛明穴有明目疏風的作用[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707.

睛明穴有泄熱明目,祛風通絡。

睛明穴位於目內眥,歸屬足太陽膀胱經,又是足太陽經與手太陽經、足陽明經、陰蹺脈、陽蹺脈的交會穴,陽明脈多氣多血,陰蹺脈、陽蹺脈主眼瞼的開合,故凡外感諸邪、內傷諸疾所導致的多種眼病,主要是慢性眼病,均可治療[參考資料] 王民集,朱江,楊永清主編. 中國鍼灸全書[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222-224.

足太陽經脈循行於背腰部,根據“經脈所過,主治所及”之理,取睛明穴又可治療腰部病證[參考資料] 王民集,朱江,楊永清主編. 中國鍼灸全書[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222-224.

淚腔穴主治病症

睛明穴主治眼目等疾患,如目赤腫痛,胬肉攀睛,淚出多眵,疳眼雀目,內外翳障,視物不明,青盲,反胃呃逆目赤腫痛,迎風流淚,雀目,夜盲,色盲,目視不明,目翳,眥癢等,現代又多用睛明穴治療急性結膜炎,慢性結膜炎,視神經炎,淚囊炎,視神經萎縮,視網膜炎,角膜炎,電光性眼炎,早期輕度白內障,近視,遠視,面神經麻痹,心動過速,急性腰痛等。

睛明穴主治 目赤腫痛、迎風流淚、胬肉攀睛、目視不明、近視、夜盲、色盲、目翳[參考資料] 孫國傑主編. 鍼灸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75.

睛明穴在目內眥角,爲手足太陽、足陽明、陰蹺、陽蹺,五脈之會,故治一切目病,對鬱熱之證最宜,對暴赤腫痛、眥癢、翳障亦效[參考資料] 柴鐵劬.鍼灸穴名解[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9.。《鍼灸甲乙經》載:“目不明,惡風,目淚出,憎寒,目痛,目眩,內眥赤痛…睛明主之。”

睛明穴主治眼目等疾患,如目赤腫痛、胬肉攀睛、淚出多眵、疳眼雀目、內外翳障、視物不明、青盲、反胃呃逆等[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707.

現代又多用睛明穴治療結膜炎、淚囊炎、視神經萎縮、視網膜炎、角膜炎、電光性眼炎、早期輕度白內障、近視、遠視、面神經麻痹、心動過速等[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707.

睛明穴主治目赤腫痛,迎風流淚,胬肉攀睛,內外翳障,雀目,青盲,夜盲,色盲,近視,以及急、慢性結膜炎,淚囊炎,角膜炎,電光性眼炎,視神經炎等[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834.

五官科系統疾病:近視眼,視神經炎,視神經萎縮,青光眼,夜盲;

運動系統疾病:腰痛。

刺灸法

刺法

囑病人閉目,左手將眼球推向外側固定,針沿眼眶邊緣緩緩刺入0.3~0.5寸,不宜作大幅度提插、捻轉,局部酸脹,針感可擴散至眼球及周圍,出針時注意用棉球按壓針孔片刻,避免造成內出血。

囑患者閉目,醫者左手輕推眼球向外側固定,右手緩慢進針,緊靠眼眶邊緣直刺0.3~0.5寸[參考資料] 孫國傑主編. 鍼灸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75.

直刺,將眼球輕輕推向外側固定,沿目眶邊緣緩緩刺入0.3~0.5寸[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834.

一般先囑患者閉目,醫者用手指將眼球輕輕推向外側固定,針尖沿目眶鼻骨邊緣緩慢刺入,深0.5~1.0寸,忌作提插捻轉等手法[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707.

囑患者閉目,醫者左手輕推眼球向外固定,右手持針,於眼眶邊緣和眼球之間緩慢刺入,直刺0.5~1寸,不宜大幅度提插和捻轉,局部有酸脹感並擴散至眼球及周圍;出針後要按壓針孔片刻[參考資料] 王民集,朱江,楊永清主編. 中國鍼灸全書[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222-224.

注意:針刺睛明穴容易引起內出血,出針後需用消毒幹棉球按壓片刻[參考資料] 孫國傑主編. 鍼灸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75.。出針時按壓針孔1~2 min,以免內出血[參考資料] 王民集,朱江,楊永清主編. 中國鍼灸全書[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222-224.

睛明穴不可深刺,以免損傷眼部組織結構[參考資料] 王民集,朱江,楊永清主編. 中國鍼灸全書[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222-224.

灸法

睛明穴禁灸[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707.[參考資料] 孫國傑主編. 鍼灸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75.

不宜灸[參考資料] 孫國傑主編. 鍼灸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75.

淚腔穴的配伍

睛明配合谷、風池,有清熱疏風的作用,主治結膜炎,目癢。

睛明配肝俞、光明,有調肝養血的作用,主治夜盲,色盲,近視,散光。

睛明配風池、四白,治療近視[參考資料] 王民集,朱江,楊永清主編. 中國鍼灸全書[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222-224.

睛明配合谷、光明,治青光眼[參考資料] 王民集,朱江,楊永清主編. 中國鍼灸全書[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222-224.

睛明配太沖、肝俞,治夜盲[參考資料] 王民集,朱江,楊永清主編. 中國鍼灸全書[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222-224.

睛明配風池、太陽、攢竹、陽白,治目赤腫痛[參考資料] 王民集,朱江,楊永清主編. 中國鍼灸全書[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222-224.

文獻摘要

《鍼灸甲乙經》:目不明,惡風,目淚出憎寒,目痛目眩……眥癢痛,淫膚白翳,睛明主之。

《鍼灸大成》:刺太陽、陽明出血,則目愈明。蓋此經多血少氣,故目翳與赤痛從內眥起者,刺睛明、攢竹,以宣泄太陽之熱。

《鍼灸大成》:主小兒疳照,大人氣眼冷淚。

《醫宗金鑑》:睛明、攢竹二穴,主治目痛視不明,迎風流淚,胬肉攀睛,目翳眥癢,雀目諸證。

《銅人腧穴鍼灸圖經》:攀睛,翳膜覆瞳子,惡風淚出,目內眥癢痛,小兒雀目疳眼,大人氣眼冷淚,視物不明,大眥胬肉侵睛。

淚腔穴研究進展

對眼壓的影響

通過對治療組和對照組高眼壓家兔模型用電針“睛明”的方法觀察比較發現,治療組的眼壓最高值和最低值均低於對照組的眼壓最高值和最低值。兩組間眼壓比較,除10 min時段外,其他各時段組間差異均有顯著性意義,說明針刺“睛明”對高眼壓兔有明顯的降低眼壓作用[參考資料] 王民集,朱江,楊永清主編. 中國鍼灸全書[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222-224.

對判斷中風偏癱的影響

通過對中風偏癱的患者進行治療,針刺睛明後,觀察發現中風偏癱的治療效果與針刺睛明出現的反應成正相關。因而用睛明針刺後出現的反應可判斷中風偏癱的預後情況[參考資料] 王民集,朱江,楊永清主編. 中國鍼灸全書[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222-224.

對視力的影響

針後可改善眼區的血液循環,促使局部新陳代謝;能抑制眼部炎症反應,促進充血和水腫的吸收和消失,從而起到消腫止痛和恢復視力的作用[參考資料] 王民集,朱江,楊永清主編. 中國鍼灸全書[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222-224.

對心律的影響

針刺睛明穴可使心律減慢[參考資料] 王民集,朱江,楊永清主編. 中國鍼灸全書[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222-224.

治療近視眼

直刺睛明1~2寸,留針30 min,每日1次,10次爲一療程,間隔3~5 d;基本治癒21例,佔31.3%;顯效25例,佔37.3%;好轉15例,佔22.3%;無效6例,佔9.1%。總有效率爲91.3%。有效130隻眼,佔94.8%,無效7隻眼[參考資料] 王民集,朱江,楊永清主編. 中國鍼灸全書[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222-224.

電梅花針叩刺睛明;針刺睛明,配合維生素B12或當歸液,於肝俞、腎俞穴位注射;針刺睛明,配合眼保健操和視力訓練等法,對近視均有較好療效。

治療電光性眼炎

以睛明爲主,配太陽治療電光性眼炎55例,常規針刺,睛明直刺0.2~0.5寸,太陽向後斜刺0.3~0.5寸,留針30 min,可做間斷刺激,結果均收到良好效果[參考資料] 王民集,朱江,楊永清主編. 中國鍼灸全書[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222-224.

治療急性結膜炎

採用針刺睛明治療急性結膜炎72例,取穴以睛明爲主穴,配太陽、合谷,常規針刺,太陽可點刺出血,每日1次。經1~7次治療後全部治癒[參考資料] 王民集,朱江,楊永清主編. 中國鍼灸全書[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222-224.

單刺睛明,治療153例,有良好療效。

治療視網膜色素變性

採用針刺睛明、球后、太陽、太溪、光明治療視網膜色素變性50例100隻眼,所取腧穴常規針刺,睛明、球后平補平瀉,不留針;遠端太陽、太溪、光明留針30 min,每日1次,5次爲一療程。結果:顯效16例,好轉67例,無效17例,總有效率爲83%[參考資料] 王民集,朱江,楊永清主編. 中國鍼灸全書[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222-224.

治療坐骨神經痛

採用針刺睛明、聽官治療坐骨神經痛52例,取同側兩穴,常規針刺,起初每日1次,3d後改爲隔日1次,10次爲一療程,經1~3個療程治療。痊癒31例,佔59.6%;顯效12例,佔23.1%;好轉8例,佔15.4%;無效1例,佔1.9%。總有效率爲98.1%[參考資料] 王民集,朱江,楊永清主編. 中國鍼灸全書[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222-224.

取患側睛明、聽宮,刺後活動患肢,治療52例有較好療效。

治療急性腰扭傷

1次治癒15例,2次治癒9例,3次治癒4例,1次好轉2例[參考資料] 王民集,朱江,楊永清主編. 中國鍼灸全書[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222-224.

治療呃逆

採用深刺睛明治療頑固性呃逆26例,睛明進針0.8~1.2寸,只宜輕度捻轉而不宜提插,留針30 min,行鍼2次。結果:痊癒24例,顯效2例,全部有效[參考資料] 王民集,朱江,楊永清主編. 中國鍼灸全書[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222-224.

治療功能性遺尿

針刺睛明穴,有較好療效。

視神經萎縮

針刺睛明,治療30例,有較好療效。

角膜炎

據報道用激光照射睛明等穴及角膜病竈處,治療66隻眼,有較好療效。

淚囊炎

單刺睛明,治療21例,有良好療效。

色覺障礙

據報道電針睛明等,治療300例,有較好療效。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