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莫三嗪 2014年09月26日修訂版

BY wangyuan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拉莫三嗪說明書

藥品名稱

拉莫三嗪

英文名稱

Lamotrigine ,Lamictal

別名

利必通;拉米克妥;那蒙特金;BW-430C;Lamictal;Lamotriginum

分類

神經系統藥物 > 抗癲癇藥物 > 其他

劑型

片劑:25mg,50mg,100mg,150mg,200mg。

拉莫三嗪的藥理作用

拉莫三嗪爲苯基三嗪類化合物,屬電壓門控鈉通道阻滯劑。通過減少鈉內流來增加神經元的穩定性。在體外培養神經元中,拉莫三嗪可抑制戊四氮和電刺激所致的驚厥,縮短病竈、皮質和海馬區興奮後的放電時間,對抗部分和全身性癲癇發作。其作用機制可能是抑制腦內穀氨酸和天門冬氨酸誘發的暴發性放電;阻滯癲癇竈快速放電和神經元除極,但不影響正常神經興奮傳導。動物實驗表明,拉莫三嗪抗驚厥作用與苯妥英鈉、卡馬西平等阻滯電驚厥和戊四氮導致的抽搐相似。

拉莫三嗪的藥代動力學

拉莫三嗪口服後迅速完全吸收。生物利用度可達98%。健康人和癲癇患者單劑量服用後,達峯濃度時間爲0.5~5.0h,平均2.0~3.0h。拉莫三嗪血漿蛋白結合率爲55%,表觀分佈容積爲0.9~1.3L/kg。拉莫三嗪半衰期爲6.4~30.4h,平均12.6h。若在服用丙戊酸鈉基礎上加服拉莫三嗪,半衰期可延長至11.2~51.6h,平均27h。拉莫三嗪主要在肝臟內通過與葡萄糖醛酸結合而代謝,代謝產物沒有生物活性。94%通過腎臟排泄,其中10%爲藥物原形,2%通過糞便排泄。

拉莫三嗪的適應證

1.成人或兒童癲癇複雜部分性發作的輔助治療或單獨治療。

2.其他抗癲癇藥不能控制的部分性和全身性癲癇發作的輔助治療。

3.Lennox-Gastaut綜合徵的癲癇發作。

拉莫三嗪的禁忌證

對拉莫三嗪過敏者。

注意事項

1.心、肝、腎功能受損者。

2.妊娠早期不宜使用。

3.12歲以下兒童不推薦用於單藥治療。用於添加療法時患者年齡應在2歲以上。

拉莫三嗪的不良反應

1.常見頭痛、眩暈、嗜睡、共濟失調、噁心、嘔吐、視物模糊、複視和皮疹等,發生率與劑量相關。過量可出現嗜睡、頭痛、甚至昏迷。

2.偶見變態反應、面部皮膚水腫、肢體壞死、腹脹、胃納減退、體重減輕、光敏性皮炎和自殺傾向等。

3.罕見嚴重的皮疹、血管神經性水腫。有發生Stevens-Johnson綜合徵和中毒性表皮壞死溶解(Lyell綜合徵)的報道。

拉莫三嗪的用法用量

1.在服用丙戊酸鈉的患者中加用拉莫三嗪,前2周,每次用25mg,隔日1次;隨後2周開始,每天服用25mg,此後每1~2周增加25~50mg,直至達到維持量每天100~150mg,分次口服。

2.不與丙戊酸鈉合用者,每天從50mg開始,2周後改爲每天100mg,分次服用,逐步加到維持量每天100~200mg,分次口服。

藥物相互作用

(1)年齡小於16歲;(2)與丙戊酸和已知可導致皮疹的抗生素合用;(3)過量;(4)拉莫三嗪的加量速度過快;(5)伴有病毒性感染。—旦出現應立即停止治療。

專家點評

當與其他抗癲癇藥同用時,突然停用拉莫三嗪可引起癲癇反彈發作。除非出於安全性的考慮(例如皮疹)要求突然停藥,否則拉莫三嗪的劑量應該在2周內逐漸減少至停藥。當欲停止使用其他合用的抗癲癇藥物以便達到拉莫三嗪單藥治療,或在拉莫三嗪單藥治療中添加其他抗癲癇藥物時,都應考慮對拉莫三嗪藥動學的影響。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