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蔘片 2009年03月08日修訂版

BY banlang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中藥部頒標準

拼音名

KuShen Pan

標準編號

WS3-B-1953-95

本品爲苦蔘經加工製成的片。

製法

取苦蔘 167g,粉碎成細粉,過篩,再取苦蔘 833g,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3小時,第二次2小時,合併煎液,濾過,濾液濃縮成稠膏,與上述細粉混勻,乾燥,粉碎,過篩,製成顆粒,壓制成1000片,包衣,即得。

性狀

本品爲糖衣片,除去糖衣後顯棕黃色;味苦。

鑑別

(1)取本品,置顯微鏡下觀察:澱粉粒衆多,單粒類圓形或長圓形,臍點裂縫狀,大粒層紋隱約可見,復粒多爲2~4分粒組成;纖維細長,平直或稍彎曲;壁甚厚,孔溝不明顯,胞腔線形,纖維束周圍的細胞中含草酸鈣方晶,形成晶纖維;導管主要爲具緣紋孔,淡黃色或黃色,一般較粗大;草酸鈣方晶呈菱形或多面形。

(2)取本品4片,除去糖衣,研細,加氯仿25ml、濃氨試液0.3ml,放置過夜,濾過, 濾液蒸乾,殘渣加氯仿1ml使溶解,作爲供試品溶液。另取苦蔘鹼、氧化苦蔘鹼和槐定鹼對照品,加乙醇製成每1ml各含1mg的混合溶液,作爲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57 頁)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1μm,分別點於同一用2%氫氧化鈉溶液製備的硅膠G薄層板上,以甲苯-醋酸乙酯-甲醇-水(2:4:2:1)爲展開劑,展開,展距約8cm,取出,晾乾, 再以甲苯-丙酮-乙醇-濃氨試液(20:20:3:1)爲展開劑,展開,展距與第一次相同,取出,晾乾,依次噴以碘化鉍鉀試液和亞硝酸鈉乙醇試液。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的三個棕色斑點。

檢查

應符合片劑項下有關的各項規定(附錄11頁)。

功能與主治

清熱燥溼,殺蟲。用於溼熱蘊蓄下焦所致的痢疾,腸炎,熱淋及陰腫陰癢,溼疹,溼瘡等。

用法與用量

口服,一次4~6片,一日3次。

貯藏

密封。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