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三丁
即一曰麻子丁,二曰石丁,三曰雄丁,四曰雌丁,五曰火丁,六曰烂丁,七曰三十六丁,八曰蛇眼丁,九曰盐肤丁,十曰水洗丁,十一曰刀镰丁,十二曰浮沤丁,十三曰牛拘丁。发病急,变化:快,初起如粟,坚硬根深,继则焮红发热,肿势渐增,疼痛剧烈,待脓溃疗根出,则肿消痛止而愈,若处理不当,或热毒太盛,易致走黄。
-
浮沤丁
浮沤丁病名。十三丁之一。见《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二。内有:“十二曰浮沤丁,其状疮体曲圆,少许不合,长而狭如薤叶大,内黄外黑,黑处刺不痛,内黄处刺之则痛。”证治可参见疔疮条。
-
牛拘丁
牛拘丁为病名。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二。十三丁之一。其状肉色疱起,掐不破,痛痒不显。不治亦无危险。
-
雄丁
雄丁病名。十三丁之一。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二。症见其疔疱黑似灸疮,大如钱孔,形高突起,四畔泡浆色赤黄。证治参见疔疮条。
-
盐肤丁
盐肤丁病名。指疔疮大如匙面,周边均赤者。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二。十三丁之一。其状大如匙面,四边皆赤,有黑头如粟粒。治疗详见疔疮条。
-
石丁
内治宜清热解毒,服五味消毒饮、消疔简便方;外治用烟油膏(旱烟管油)厚敷疔疮四周,留头,疔破出水即愈;或用蓖麻子一粒去油,乳香一分去油共捣烂用饭和为饼贴之,可拔疔毒;亦可外敷黄连软膏,玉露膏等;若成脓则可用五五丹或八将丹撒疮口,以提脓去腐(面部忌用升丹制剂),腐去则用生肌玉红膏或生肌散以收口。
-
麻子丁
麻子丁病名。十三丁之一。指患疔疮形如黍米,色稍黑,四边微赤多痒者。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二。症见患处肉上起头,大如黍米,其色稍黑,周边微赤多痒,证治参见疔疮条。
-
火丁
火丁为病名。内治宜清热解毒,服五味消毒饮、消疔简便方;外治用烟油膏(旱烟管油)厚敷疔疮四周,留头,疔破出水即愈;或用蓖麻子一粒去油,乳香一分去油共捣烂用饭和为饼贴之,可拔疔毒;若成脓则可用五五丹或八将丹撒疮口,以提脓去腐(面部忌用升丹制剂),腐去则用生肌玉红膏或生肌散以收口。
-
雌丁
雌丁病名。十三丁之一。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二。症见其疮头稍黄,向裹黡亦似灸疮,疮口周围有浆液渗出,其中心凹陷色赤,如钱孔大小。治疗见疔疮条。
-
水洗丁
水洗丁为病名。十三丁之一。内治宜清热解毒,服五味消毒饮、消疔简便方;外治用烟油膏(旱烟管油)厚敷疔疮四周,留头,疔破出水即愈;或用蓖麻子一粒去油,乳香一分去油共捣烂用饭和为饼贴之,可拔疔毒;若成脓则可用五五丹或八将丹撒疮口,以提脓去腐(面部忌用升丹制剂),腐去则用生肌玉红膏或生肌散以收口。
-
三十六丁
三十六丁为病名。治疗参见疔疮:疔疮的治法:内治宜清热解毒,服五味消毒饮、消疔简便方;火毒盛者,可服黄连解毒汤、解毒大青汤;或用蓖麻子一粒去油,乳香一分去油共捣烂用饭和为饼贴之,可拔疔毒;若成脓则可用五五丹或八将丹撒疮口,以提脓去腐(面部忌用升丹制剂),腐去则用生肌玉红膏或生肌散以收口。
-
刀镰丁
刀镰丁为病名,出自《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二记载的十三丁之一,以其形似刀镰而得名。亦可用芭蕉根捣敷之。参考疔疮的治疗:内治宜清热解毒,服五味消毒饮、消疔简便方;火毒盛者,可服黄连解毒汤、解毒大青汤;若成脓则可用五五丹或八将丹撒疮口,以提脓去腐(面部忌用升丹制剂),腐去则用生肌玉红膏或生肌散以收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