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中的驚氣圓

關聯數據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關於驚氣圓

紫蘇子(炒)一兩,橘紅、南木香、附子(生.去皮.臍)、麻黃(去根.節)、花蛇(酒浸.炙.去皮.骨)、白殭蠶(微炒)、南星(洗浸.薄切.薑汁浸一宿)、天麻(去苗),各半兩。硃砂(研)一分半(爲衣),幹蠍(去尾針.微炒)一分。上爲末,入研腦、麝少許,同研極停,煉蜜杵,圓如龍眼大。治驚憂積氣,心受風邪,發作牙關緊急,涎潮昏塞,醒則精神若癡,大宜服之。每服一粒,用金銀薄荷湯化下,溫酒亦得。此方,戊申年軍中一人犯法,衣將受刃,得釋,神失如癡,與一粒服訖而寐,及覺,疾已失。江東提轄張載陽妻避寇,失心數年,受此方,不終劑而愈。又,巡檢黃彥妻狂厥逾年,授此方去附子加鐵粉,不終劑而愈。鐵粉,化痰、鎮心、抑肝邪,若多恚怒,肝邪大盛,鐵粉能制伏之。(素問)言:「陽厥狂怒,治以鐵粉」,金克木之意也。《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

掃碼訪問

可用醫學百科App / 微信 / 手機瀏覽器 掃碼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