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淋巴結結核 2009年01月20日修訂版

BY banlang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疾病分類

普通外科

疾病概述

頸淋巴結結核:結核桿菌大多經扁桃體、齲齒侵入,少數繼發於肺或支氣管的結核病變。但只有在人體抗病能力低下時,才能引起發病。病期常爲1~3月或更長。

疾病描述

頸淋巴結結核多見於兒童和青年人。結核桿菌病原體大多數經扁桃體、齲齒侵入,近5%繼發於肺和支氣管結核病變,並在人體抗病能力低下時,引起發病。

症狀體徵

早期,腫大淋巴結較硬,無痛,能活動。隨後,發生淋巴結周圍炎,淋巴結除與周圍組織粘連外,還可相互粘連,融合成團,形成不活動的結節性腫塊。晚期,淋巴結乾酪樣壞死、液化,形成寒性膿腫。若不經治療常自行破潰,流出豆渣或米湯樣膿液,變成經久不愈的竇道或慢性潰瘍;特點是潰瘍邊緣皮膚暗紅、潛行,肉芽組織蒼白、水腫,以上各階段的病變,可見於同一病人的各個淋巴結。若病人抵抗力增強或經過恰當治療時,病變可停止發展及鈣化。體質虛弱時可再次破潰或復發。少數病人可有低熱、盜汗、消瘦等全身症狀。

疾病病因

結核桿菌。

病理生理

頸部單側或雙側多個大小不等的腫大淋巴結,以單側者居多,90%只累及一組淋巴結,多首先從頸靜脈組、頸深組淋巴鏈延伸到頜下組最後到頸後三角區淋巴結,一般位於胸鎖乳突肌的前、後緣。早期,腫大淋巴結較硬,無痛,能活動。隨後,發生淋巴結周圍炎,淋巴結除與周圍組織粘連外,還可相互粘連,融合成團,形成不活動的結節性腫塊。晚期,淋巴結乾酪樣壞死、液化,形成寒性膿腫。若不經治療常自行破潰,流出豆渣或米湯樣膿液,變成經久不愈的竇道或慢性潰瘍;特點是潰瘍邊緣皮膚暗紅、潛行,肉芽組織蒼白、水腫,以上各階段的病變,可見於同一病人的各個淋巴結。若病人抵抗力增強或經過恰當治療時,病變可停止發展及鈣化。體質虛弱時可再次破潰或復發。少數病人可有低熱、盜汗、消瘦等全身症狀。

診斷檢查

根據結核病接觸史及局部體徵,特別是形成寒性膿腫,或破潰成經久不愈的竇道或潰瘍時,多可明確診斷;應作胸部透視,瞭解有無肺結核。對小兒病人,結核菌素試驗能幫助診斷。如僅有頸淋巴結腫大,而無寒性膿腫改潰瘍形成,診斷常較困難,須與慢性淋巴結炎、惡性淋巴瘤、頸部轉移性腫瘤等疾病鑑別。如鑑別困難,必要時需行活體組織檢查。

治療方案

1.全身治療 加強營養,休息及用藥。口服異煙肼半年至肺結核者,加服乙胺丁醇或利福平或阿米卡星肌肉注射。

2.局部治療

(1)對少數較大且能推動的淋巴結,結合用藥可考慮手術切除。

(2)寒性膿腫尚未穿破者.可從膿腫周圍的正常皮膚處進針穿刺抽膿,然後向腔內注入5%異煙肼液作沖洗。並留適量於膿腔內;每週2次。

(3)對慢性潰瘍或竇道,如無明顯感染,可行刮除術,傷口開放引流、不予縫合。

(4)寒性膿腫繼發化膿性感染者,先行切開引流,感染控制後,必要時再行刮除術。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