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菜 2009年12月08日修訂版

BY banlang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辭典》:芥菜

出處

《千金·食治》

拼音名

Jiè Cài

別名

芥(《儀禮》),大芥(《方言》),雪裏蕻(《野菜箋》),皺葉芥(《綱目》),黃芥(《中藥志》)。

來源

爲十字花科植物芥萊的嫩莖葉。

原形態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高30~100釐米。莖直立,多分枝,幼枝被微毛,老枝光滑,有時微被白粉。基生葉大,呈琴狀分裂,先端裂片特別長大,兩側裂片甚小;莖上部的葉不分裂,披針形至線形。總狀花序多數,聚成圓錐狀;花萼4,綠色;花瓣4,略向外展,呈十字形,鮮黃色;雄蕊6,4強;子房長圓形。長角果光滑無毛,無明顯的嚎。花期4~6月。果期5~8月。

生境分佈

全國各地均有栽培。

性味

辛,溫。

①《別錄》:"味辛,溫,無毒。"

②《綱目》:"辛,熱。"

③《隨息居飲食譜》:"辛甘而溫。"

歸經

①《得配本草》:"入手太陰經。"

②《本草求真》:"入肺、胃,兼入腎。"

功能主治

宣肺豁痰,溫中利氣。治寒飲內盛,咳嗽痰滯,胸膈滿悶。

①《別錄》:"主除腎邪氣,利九竅,明耳目,安中,久服溫中。"

②《食療本草》:"主咳逆,下氣,明目,去頭面風。"

③《綱目》:"通肺豁痰,利膈開胃。"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或搗汁。外用:燒存性研末撒或煎水洗。

注意

凡瘡瘍、目疾、痔瘡、便血及平素熱盛之患者忌食。

①《本草衍義》:"多食動風。"

②《綱目》:"久食則積溫成熱,辛散太甚,耗人真元,肝木受病,昏人眼目,發人痔瘡。"

附方

①治牙齦腫爛,出臭水者:芥菜杆,燒存性,研末,頻敷之。(《綱目》)

②治漆瘡瘙癢:芥菜煎湯洗之。(《千金方》)

③治痔瘡腫痛:芥葉,搗餅,頻坐之。(《談野翁試驗方》)

摘錄

《*辭典》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