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穴位基礎信息表]肩中俞|Jianzhongshu|Chienchungshu|Locus in the Middle of the Shoulder|SI15|15|IG15|IG15|DÜ15|Si15|SI15
肩中俞爲經穴名[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470.(jiānzhōngshù[參考資料]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 中醫藥基本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SI15)。出《鍼灸甲乙經》。屬手太陽小腸經[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470.。肩即肩部,中即中間,俞即腧穴,此穴在肩部,約當肩胛骨內側緣之裏,故名肩中俞[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470.。主治肩背疼痛,咳嗽,哮喘,氣喘,唾血,支氣管炎,喘息,支氣管擴張,肺結核,肩背痛,肩胛神經痛,瘰癧,項強,目視不明,視力減退,落枕,吐血等。
出處
《鍼灸甲乙經》:肩中俞,在肩胛內廉,去脊二寸陷者中也。
穴名解
肩即肩部,中即中間,俞即腧穴,此穴在肩部,約當肩胛骨內側緣之裏,故名肩中俞[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470.。
肩,指肩背。中,有方位之意,四方之中,或左右之間均爲中,並有內意,是互相比較之意。俞,俞穴。穴居肩背,距脊柱稍遠者稱爲肩外俞,距脊柱較近者稱爲肩中俞。[參考資料] 柴鐵劬.鍼灸穴名解[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9.
所屬部位
背[參考資料] 孫國傑主編. 鍼灸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74.
肩中俞穴的定位
標準定位:肩中俞在背部,當第7頸椎棘突下,旁開2寸[參考資料]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 中醫藥基本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參考資料] 孫國傑主編. 鍼灸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72.。
肩中俞位於脊柱區,第七頸椎棘突下,後正中線旁開2寸,正坐或俯伏取穴[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470.。
肩中俞位於背部,第七頸椎棘突下旁開2寸處(《鍼灸甲乙經》,《循經考穴編》)[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136.。
另說肩中俞在“大杼旁二寸”(《醫學入門》);“肩外俞上五分”(《鍼灸集成》)。
肩中俞穴在手太陽小腸經中的位置
肩中俞穴的位置
肩中俞穴的位置(手太陽小腸經)
肩中俞穴的位置(肌肉)
肩中俞穴的位置(骨骼、內臟)
取法
肩中俞位於脊柱區,第七頸椎棘突下,後正中線旁開2寸,正坐或俯伏取穴[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470.。
前傾坐位或俯臥位,在第7頸椎棘突下,肩胛骨上角的內側取穴[參考資料] 王民集,朱江,楊永清主編. 中國鍼灸全書[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219.。
前傾坐位或俯伏位,在第七頸椎棘突下,大椎(督脈)旁開2寸處取穴。
穴位解剖
肩中俞穴下爲皮膚、皮下組織、斜方肌筋膜、斜方肌、肩胛提肌、小菱形肌。血管、神經分佈同肩外俞(深層有頸橫動、靜脈。分佈着第一、二胸神經後支內側皮支,副神經,深層爲肩胛背神經。)。皮膚由第八頸神經和第一、二胸神經後支的外側支分佈。皮下筋膜緻密, 纖維呈束狀,束間有少量脂肪。針經皮膚、皮下組織, 穿斜方肌表面的背部筋膜入該肌, 依序深進其深面的小菱形肌及肩胛提肌相重疊部分。前肌爲副神經支配,後肌爲肩胛背神經支配。
層次解剖
皮膚→皮下組織→斜方肌→菱形肌[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470.。
皮膚→皮下組織→斜方肌→菱狀肌→頭夾肌[參考資料] 孫國傑主編. 鍼灸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72.。
穴區神經、血管
淺層有第8頸神經後支的皮支及其伴行的動、靜脈分佈;深層有副神經,肩胛背神經和頸橫動脈的分支分佈[參考資料] 孫國傑主編. 鍼灸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72.。
布有第一、二胸神經後支內側皮支及副神經,深層爲肩胛背神經及頸橫動、靜脈[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136.。
功效與作用
肩中俞有解表宣肺的作用。
肩中俞有清上焦、宣肺氣、疏經絡作用[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470.。
肩中俞在肩井與大椎連線中央,主治肩胛、內臟器官疾患[參考資料] 柴鐵劬.鍼灸穴名解[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9.。
肩中俞內應於肺,故治咳嗽上氣[參考資料] 柴鐵劬.鍼灸穴名解[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9.。
肩外俞、肩中俞二穴懼在肩下,近於督脈,督脈居背部正中,有宣肺解表、疏經活絡作用[參考資料] 柴鐵劬.鍼灸穴名解[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9.。
主治病症
肩中俞穴主治肩背疼痛,咳嗽,哮喘,氣喘,唾血,支氣管炎,喘息,支氣管擴張,肺結核,肩背痛,肩胛神經痛,瘰癧,項強,目視不明,視力減退,落枕,吐血等。
肩中俞穴主治肩背疼痛、咳嗽、哮喘[參考資料] 孫國傑主編. 鍼灸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72.。
肩中俞主要用於胸肺、局部疾患等:如咳嗽、氣喘、唾血、支氣管炎及喘息、支氣管擴張、肺結核;肩背痛、肩胛神經痛及目視不明、瘰癧等[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470.。
肩中俞主治咳嗽,氣喘,唾血,項強,肩背疼痛等[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136.。
肩中俞穴主治咳嗽,氣喘,唾血;目視不明,視力減退;肩背疼痛,落枕[參考資料] 王民集,朱江,楊永清主編. 中國鍼灸全書[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219.。
呼吸系統疾病:支氣管炎,哮喘,支氣管擴張,吐血;
其它:視力減退,肩背疼痛等。
刺灸法
刺法
一般直刺或針尖向下斜刺0.3~0.5寸[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470.。
斜刺0.3~0.5寸,局部有酸脹感[參考資料] 王民集,朱江,楊永清主編. 中國鍼灸全書[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219.。
斜刺0.5~0.8寸[參考資料] 孫國傑主編. 鍼灸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72.。
直刺0.5~1寸[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136.。
注意:不可深刺, 以防氣胸[參考資料] 王民集,朱江,楊永清主編. 中國鍼灸全書[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219.。
灸法
可灸[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470.[參考資料] 王民集,朱江,楊永清主編. 中國鍼灸全書[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219.[參考資料] 孫國傑主編. 鍼灸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72.。
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0分鐘[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136.。
艾炷灸3~5壯,或溫和灸10~15分鐘。
配伍
肩中俞穴配肺俞、內關,足三裏治支氣管炎[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470.。
肩中俞配大杼、附分、肺俞、厥陰俞、心俞、膈俞,治肺結核[參考資料] 王民集,朱江,楊永清主編. 中國鍼灸全書[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219.。
肩中俞配大椎、後溪,委中治肩背痛[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470.。
肩中俞配大椎、肩井、支溝,治肩背疼痛[參考資料] 王民集,朱江,楊永清主編. 中國鍼灸全書[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219.。
肩中俞配肩髎,外關,有舒筋活絡止痛的作用,主治肩背疼痛,肩周炎。
文獻摘要
《鍼灸甲乙經》:寒熱癧,目不明,咳上氣,唾血,肩中俞主之。
《銅人腧穴鍼灸圖經》:治寒熱目視不明。
《鍼灸大成》:主咳嗽,上氣唾血,寒熱,目視不明。
《考穴編》:寒熱勞嗽,肩胛痛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