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證 2016年03月03日修訂版

BY banlang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寒證爲證候名,八綱之一[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795.。指外感或內傷所致的寒性證候[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795.。即寒邪侵襲,或陽虛陰盛,以惡寒,或畏寒,肢冷喜暖,口淡不渴,面白踡臥,分泌物、排泄物清稀,舌淡苔白,脈緊或遲等爲常見症的寒性證候[參考資料]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 中醫藥基本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黃帝內經素問·陰陽應象大論》:“陰勝則寒。”《醫學心悟》:“假如口不渴或假渴而不能消水,喜飲熱湯,手足厥冷,溺清長,便溏,脈遲,此寒也。”《黃帝內經素問·至真要大論》:“寒者熱之。”寒證有表寒證、裏寒證、虛寒證、寒實證之分[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795.

表寒證又稱風寒束表證[參考資料]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 中醫藥基本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指由風寒侵襲肌表所致的表證[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989.。即以風寒束表,肺衛氣鬱,以惡寒重,發熱輕,無汗,頭痛,身體疼痛,鼻塞流清涕,咳嗽,舌淡紅,苔薄白,脈浮緊等爲常見症的證候[參考資料]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 中醫藥基本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醫學心悟·傷寒主治四字論》:“何謂表寒?傷寒初客太陽,頭痛發熱而惡寒者,名曰外感。” 症見惡寒發熱,頭痛,舌苔薄白而潤等[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989.。治宜辛溫解表,可選用麻黃湯、桂枝湯、荊防敗毒散、蔥豉湯、杏蘇散等方[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989.

裏寒證指臟腑陽氣不足,陰寒內生,或寒邪直中臟腑,或寒邪由表傳裏,以形寒肢冷,面色蒼白,口淡不渴,喜熱飲,小便清長,大便溏瀉,舌淡苔白潤,脈沉遲等爲常見症的證候[參考資料]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 中醫藥基本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裏寒證指傷寒陰證,即中寒[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845.。《醫學心悟·傷寒主治四字論》:“何謂裏寒?凡傷寒不由陽經傳入而直入陰經,手足厥冷,脈微細,下利清谷者,名曰中寒。”如太陰病的理中湯證,少陰病的四逆湯證,厥陰病的當歸四逆湯證等[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845.。裏寒證亦指慢性病的臟腑內寒證[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845.。症見脘腹冷痛,嘔吐清水,大便溏泄,小便清長,畏寒肢冷,面色蒼白,舌淡苔白滑,脈沉遲或微細等[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845.。治宜溫中祛寒爲主,方如吳茱萸湯、附子理中湯等[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845.

虛寒證爲證候名[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568.。又稱陽虛證[參考資料]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 中醫藥基本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指陽氣虛弱所致的證候[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568.。即以陽氣不足,失去溫煦推動, 以畏寒肢冷,尿清便溏,舌淡胖,脈沉遲無力等爲常見症的證候[參考資料]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 中醫藥基本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見《素問玄機原病式》卷二。症見面㿠少華,食慾不振,得熱則舒,小便清長,大便稀薄,舌淡苔白,脈沉遲緩弱等[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568.。治宜溫補爲主[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568.。選用理中湯、《金匱要略方論》腎氣丸等方[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568.

寒實證爲證候名[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798.。指陰寒盛實所致的證候[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798.。見《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並治》。多因寒邪入侵臟腑,或寒痰溼濁結滯所致[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798.。症見胸腹脹滿,身無熱,口不燥渴,四肢冷或腹痛便祕,脈象沉弦等[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798.。《傷寒論今釋》:“其證喘鳴氣促,肢冷汗出,窒息欲死,故曰寒實。”治宜溫裏通解。可選用大陷胸湯、三物白散等方[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798.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