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澀法 2010年01月07日修訂版

BY banlang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中醫內治法-固澀法

適應症

固澀法是治療滑脫證的方法,由於病因、病位不同,治法也有區別,所以本法又分爲4類。

1.斂汗固表法  用於體虛汗出不止之證。陽虛衛外不固者,補氣固表,方如玉屏風散、牡蠣散等;陰虛盜汗者,滋陰斂汗,方如當歸六黃湯。常用藥如麻黃根、浮小麥、龍骨、牡蠣等配伍益氣或養陰藥。

2.澀精止遺法  用於治療腎虛不固所致的遺精、遺尿證。固腎澀精,常用方如金鎖固精丸;止遺尿,常用方如桑螵蛸散、縮泉丸等。常用藥如金櫻子、菟絲子、山茱萸、益智仁、蓮鬚、桑螵蛸、芡實、覆盆子、五味子等。

3.澀腸固脫法  用於治療脾腎虛寒,腸道不固的久瀉久痢、滑脫不禁等證。常用方如四神丸、桃花湯、真人養髒湯等。常用藥如訶子、赤石脂、石榴皮、禹餘糧、補骨脂、肉豆蔻等,尚須配伍健脾益氣或溫陽藥。

4.固崩止帶法  用於治療婦女崩漏不止及帶下淋漓之證。常用方如固衝湯、清熱固經湯、昇陽舉經湯、安衝湯、完帶湯、清帶湯、易黃湯等。常用藥如芡實、海螵蛸、白果、煅龍骨、煅牡蠣等固澀藥,配伍健脾利溼藥。

注意事項

1.臨牀應用固澀法時,常適當的配伍補益藥,以標本兼顧。

2.若外邪未盡,不宜過早使用此法,以免“閉門留寇”。

3.痢瀉初起,忌用固澀法,崩漏遺精、遺尿有熱者,均慎用此法。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