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病主病詩》

宋 東軒居士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附錄運功規法

餘輯《雜病源流》,凡脈症方藥,所以講明調治之者,似已詳備。然劉海蟾雲∶醫道通仙道,則修煉家導引運動之法,所以卻病延年者,未始不可助方藥所不逮。蓋既已卻病,自可延年。在修煉家固以延年爲主,而欲求延年,必先卻病,在醫藥家則以卻病爲主也。故《雜病源流》中,於每病方論後,有導引運動之法,可以卻此病,即附載於末,總期醫者、病者,展覽及之,以備採用,庶獲萬病回春也。但其法有專治一病者,既分載於各病之後,而又有總法數條,不必每病皆爲遵用。而時有必採取者,亦不必一病全用總法。而或有此病則用何法,彼病又用何法者,既不得贅列於各病之末,而又無處可以混入,故特附於此,如於各病運功中,見有宜用歸元、周天、艮背、行庭,及絛法、通關、滌穢等法者,查明此處所載諸法,應如何引運,遵而行之,無漏無遺,自可卻病,可延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