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囊補遺藥性賦》

元 李杲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標本論

夫用藥者,當知標本。以身論之,外爲標,內爲本;氣爲標,血爲本;陽爲標,陰爲本;六腑屬陽爲標,五臟屬陰爲本。以病論之,先受病爲本,後傳變爲標。凡治病者,先治其本,後治其標。雖有數病,靡弗去矣。若先治其標,後治其本,邪氣滋甚,其病益堅。若有中滿,無問標本,先治其滿,謂其急也。若中滿後有大小便不利,亦無問標本,先治大小便,次治中滿。謂尤急也。又如先病發熱後病吐瀉,飲食不下,則先定嘔吐,後進飲食,方兼治瀉。待元氣稍復,乃攻熱耳。此所謂緩則治其本,急則治其標也。除大小便不利及中滿吐瀉之外,皆先治其本,不可不知也。假令肝受心火之邪,是從前來者爲實邪,實則瀉其子,然非直瀉其火,入肝經爲之引。用瀉火爲君,是治實邪之病也。假令肝受腎邪,是從後來者爲虛邪。虛則補其母,入腎經爲之引,用補肝藥爲君是也。標本已得,邪氣乃服。醫之神良,莫越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