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產指南》

清 張曜孫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保胎輯要總論

凡有婦人即有生育,此造化自然之理,古今之常事。而臨產者每抱憂疑,皆由未明此理之故。蓋造化原不令人難生,人多不曉調攝,因而難生;造化原不令人逆生,人多慌忙逼迫,因而逆生。難逆兩端,關係二命,倘平時不知講求,則臨產必致誤事。至穩婆不可不用,亦不可專意聽信倚靠,緣彼無書傳,無師授,此理全然不知,多執己見,胡做亂爲,誤人性命。凡爲夫君者,宜平時家中講談,令婦人習聞,有孕知調攝,臨產有主張,不懼怕,不早用力,自無難產逆生之害。以受胎後論,即不能知古人胎教,凡宜禁忌者,亦當省悟。以臨產時論,胎至十月,形完氣壯,手足必動,子動則母必腹痛,痛急則胞衣必破,子自出胞衣而來,苟不甚耐順時,見其腹痛半日、一日不產,即爲難生,不知自胞衣未破,子未出胞衣,倘用藥用符,催其速生,一催之間,多致誤事。豈知天地生物,胎卵蠢動,皆自生養,何嘗用藥用符。故臨產切不可慌張,即三五日不產,亦不妨,須要忍痛安心,任其自然分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