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科萃精》

近代 陳守真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火熱解

人身有二火,一曰君火,猶人火也,二曰相火,猶龍火也。小兒平素有火,加以寒鬱,而熱成矣。若髒氣素陰,則寒雖入而熱不生。在初惟見無熱惡寒,至夜方見熱作。且有平素無熱,因於火虛而熱上浮,其症有似於熱。又或中有食滯,上下氣通泄,而身時見熱作,皆非真正純熱之謂。故治熱須分表裏陰陽,及有積熱伏熱熱毒假熱之異也。火與熱有連帶關係,本草治火之藥,多屬治熱之藥,故以熱並於火,但舉熱病而火在其中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