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論條辨》

明 方有執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痙書跋

書以載道。載而不醇則反害。書乎哉。醫家之書。自本草素靈難經以至傷寒論方法具而體用備。書少而義精。道之原也。末流紛紛。汗牛充棟。多遂橫。少遂塞。以橫之牽矯蹈附。獵名媒利。適所以成繩蠹氛。而言之。醇乎哉。蓋不過徒爲鑿鑿擾擾。道愈昏而世愈惑。雖多亦奚以爲。醫道與儒道通。夫何讀儒家書。三年則必有魁天下而名世之儒出。讀醫書。雖經世計。未便見有醫之能良者出於其間。爲何如人焉。儒難邪醫難邪。世固有小視夫醫而以易易言者。蓋亦未之思而云然爾。愚於儒。且憚不能。今乃醫。何也。天既然以醫之道勉我。我雖不敏。不敢不勉也。苟欲勉。則凡在爲道。皆不可不勉。而後庶乎可以能勉言。是故。痙有道。帝伯仲景道之矣。後人不道也。而又反以驚風之妄謬害之。禍世厄道不爲不久矣。此其醫之所以難也歟。誠有所不能忍見者。故敢申明其道而復書之。以與知我者同從事於勉焉。痙書之謂也。

萬曆己亥正月人日九龍山人方有執自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