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氏祕傳片玉心書》

清 李子毅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嘔吐門

聲物俱有曰嘔,無聲有物曰吐。有聲無物曰乾嘔。其症有三,有寒、有熱、有食積。寒吐者,吐時少而出物多,此胃受寒也。以理中丸治之,或用胃苓丸,以煨薑湯送下。寒吐,食不化,惡食。熱吐者,吐時多而出物少,此胃有熱也。以二陳湯黃連煨姜治之。熱吐,食化,不惡食食積吐者,要分三焦,明白俱惡食。如食即吐者,此積在上焦胃口也,宜用淡鹽湯吞一小盅,後以鵝翎毛掃喉中,令其吐盡舊積。後以二陳湯乾薑(煨)、神曲(炒)、麥芽(炒)、砂仁治之。如食入之時而吐者,此積在中焦,下口過小腸上口處也,先以丁香脾積丸通去舊積,後以二陳湯消導藥治之。如早食晚吐,晚食早吐者,此積在下焦小腸下口過大腸上口處也,先以丁香脾積丸下之,後以二陳湯消導藥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