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中的枸橘

關聯數據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關於枸橘

拼音名GōuJú別名鐵籬寨、臭橘、枸橘李、枳、臭杞來源芸香科枳屬植物枳Poncirustrifoliata(L.)Raf.的果實;其葉也供藥用。7~9月採未成熟的果實,切成兩半或切絲陰乾。葉隨用隨採。性味辛、苦,溫。功能主治果:健胃消食,理氣止痛。用於胃痛,消化不良,胸腹脹痛,便祕,子宮脫垂,脫肛,睾丸腫痛,疝痛。葉:行氣消食,止嘔。用於反胃,嘔吐。用法用量果3~5錢,最多可用至1兩;葉2~5錢。備註(1)枸橘未成熟果實在個別地區還作枳殼使用,其自落的小果實作枳實使用。摘錄《全國中草藥彙編》出處出自《本草綱目》。1.《橘錄》:枸橘,色青氣烈,小者似枳實,大者似枳殼。近時難得枳實,人多植枸橘於籬落間,收其實,剖於之,以和藥味,與商州之枳幾逼真矣。2.《綱目》:枸橘,處處有之,樹葉並與橘同,但幹多刺,二月開白花,青蕊不香,結實大如彈丸,形如枳實,而殼薄不香。3.《本經逢原》:枸橘與枳 ...

掃碼訪問

可用醫學百科App / 微信 / 手機瀏覽器 掃碼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