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葛蔓相關的詞條

相關詞條

關於葛蔓

出處《唐本草》拼音名GěMàn別名葛藤蔓(《衛生易簡方》)。來源爲豆科植物葛的藤莖。原形態形態詳"葛根"條。功能主治治癰腫,喉痹。①《唐本草》:"燒爲灰,水服方寸匕,主喉痹。"②《綱目》:"消癰腫。"用法用量內服:煎湯,2~3錢(鮮者1~2兩);或燒存性研末。外用:燒存性研末調敷。附方①治癤子:燒葛蔓灰,封上。(《千金方》)②治婦入吹乳:葛藤蔓燒灰,酒服二錢。(《衛生易簡方》)③治小兒口噤,其病在咽中,如麻豆許,令兒吐沫,不能乳哺:燒葛蔓灰細研,以一字和乳汁,點口中。(《聖惠方》)摘錄《*辭典》 ...

掃碼訪問

可用醫學百科App / 微信 / 手機瀏覽器 掃碼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