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陰虛 2015年06月10日修訂版

BY fengchuile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肝陰虛又稱肝陰不足。由於慢性耗損或血不養肝所致,也可因腎精不足而致肝腎陰虛。臨牀表現爲頭暈、頭痛、視力減退、眼乾、夜盲、煩躁失眠、經閉、經少等。治宜養肝陰或滋養肝腎爲主。因肝陰虛而不能潛陽,每引致肝陽上亢或虛風內動[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378.

參見肝陽上亢、虛風內動:

肝陽上亢指因腎水虧損不能滋養肝木,或肝陰不足,陰不潛陽而導致的肝陽偏旺。症見頭暈目眩、頭痛、目赤、眼花、耳鳴、口苦、舌紅、脈弦細數等症。治宜滋陰平肝潛陽。[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378.

虛風內動是指由陰虛、血虛內生的風證。多見於大汗、大吐、大泄、失血或久病傷陰者,由津液虧損,液少血枯,血不養筋,肝陰不足,陰不潛陽而肝風內竄所致;也有因腎陰不足,肝腎虧損,腎水不能涵養肝木,而致肝風上擾。臨牀表現爲眩暈、震顫或手足蠕動,或昏僕等。治宜潛陽熄風,養陰生津。[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624.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