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露飲 2009年12月10日修訂版

BY banlang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甘露飲

處方

枇杷葉(刷去毛)、幹熟地黃(去土)、天門冬(去心.焙)、枳殼(去瓤.麩炒)、山茵陳(去梗)、生乾地黃、麥門冬(去心.焙)、石斛(去蘆)、甘草(炙)、黃芩,各等分。

炮製

上爲末。

功能主治

治丈夫、婦人、小兒胃中客熱,牙宣口氣,齒齦腫爛,時出膿血,目瞼垂重,常欲合閉,或即飢煩,不欲飲食,及赤目腫痛,不任涼藥,口舌生瘡,咽喉腫痛,瘡疹已發、未發,皆可服之。又療脾胃受溼,瘀熱在裏,或醉飽房勞,溼熱相搏,致生疸病,身面皆黃,肢體微腫,胸滿氣短,大便不調,小便黃澀,或時身熱,並皆治之。

用法用量

每服二錢,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溫服,食後,臨臥。

小兒一服分兩服,仍量歲數,加減與之。

摘錄

《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傷寒心要》:甘露飲

處方

茯苓 澤瀉 甘草 石膏 寒水石各60克 白朮 桂枝 豬苓各15克 滑石120克

製法

上藥研末。

功能主治

治傷寒汗後,煩渴不止;伏暑大渴。

用法用量

每服9克,湯調或新汲水調服,薑湯尤妙。

摘錄

《傷寒心要》

《傷寒大白》卷一:甘露飲

處方

知母、麥冬、連翹、薄荷、桔梗、黃芩、玄蔘、滑石、石膏、甘草。

功能主治

三陽熱毒上衝之咽喉痛。

摘錄

《傷寒大白》卷一

《得效》卷十一:甘露飲

處方

寒水石、石膏、鬱金、甘草、薄荷各等分。

製法

上爲末。

功能主治

潮熱乍來乍去,心煩面赤,口乾如瘧狀。

用法用量

每服1錢,食後薄荷湯調下。

摘錄

《得效》卷十一

《醫學摘粹》:甘露飲

處方

生地3錢,熟地3錢,天冬3錢,麥冬3錢,石斛3錢,甘草2錢,枳殼2錢,枇杷葉3錢。

功能主治

口糜齦爛出血;食亦,善食而瘦。

用法用量

水煎大半杯,溫服。

摘錄

《醫學摘粹》

《靈驗良方彙編》卷一:甘露飲

處方

枇杷葉(拭去毛)1錢,生地黃1錢,熟地1錢,天冬1錢,黃芩1錢,石斛1錢,山豆根1錢,犀角屑1錢,枳殼1錢,甘草5分。

功能主治

口舌生瘡,咽喉腫痛,牙齦腫爛,時出膿血。

用法用量

水2鍾,煎7分,食後服。

摘錄

《靈驗良方彙編》卷一

《玉鑰·續編》:甘露飲

處方

大熟地3錢,大生地2錢,玉竹3錢,大麥冬(去心)2錢,天門冬(去心)1錢,馬料豆2錢,炙甘草4分。

功能主治

喉白,咽乾不潤,咳嗽,脣燥舌乾。

用法用量

是方得人蔘更妙。

摘錄

《玉鑰·續編》

《醫方簡義》卷二:甘露飲

處方

大生地5錢,鮮生地6錢,天冬3錢,麥冬(去心)3錢,鮮石斛4錢,黃芩(炒)1錢,銀花3錢,川貝母1錢,生甘草5分,炙甘草5分。

功能主治

存陰清邪,以復胃中津液。主溫熱病。

用法用量

加竹茹1團,薑汁炒。

摘錄

《醫方簡義》卷二

《醫統》卷九十一:甘露飲

處方

黃芩、生地黃、天門冬、麥門冬、枇杷葉、茵陳、石斛、桔梗、甘草、枳殼各等分。

功能主治

痘瘡,熱毒攻牙,口腫。

用法用量

水煎,食後服。

注意

不可喫熱物。

摘錄

《醫統》卷九十一

《醫學傳燈》卷下

組成

天冬、麥冬、生地、熟地、茵陳、枇杷葉、黃芩、苡仁、石斛、甘草、山梔(一方無茵陳、山梔,用枳殼)。

主治

三消。

《普濟方》卷二九九引《如宜方》

組成

枇杷葉、石斛、甘草(炙)、生地黃、黃芩、麥門冬(去心)各等分。

主治

口舌生瘡,牙宣心熱。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水煎,食後服。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