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痿 2009年01月06日修訂版

BY banlang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肺痿   病名。   ①肺葉枯萎所致的病證。一作熱痿。《金匱要略·肺痿肺癰咳嗽上氣病脈證治》:“熱在上焦者,因咳爲肺痿。肺痿之病,從何得之?師曰:“或從汗出,或從嘔吐,或從消渴,小便利數,或從便難,又被快藥下利,重亡津液,故得之。曰:寸口脈數,其人咳,口中反有濁唾涎沫者何?師曰:爲肺痿之病。”“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其人不渴,必遺尿,小便數,所以然者,上虛不能制下故也,此爲肺中冷,必弦,多涎唾。”有虛熱、虛寒之分。虛熱者,咳聲不揚,吐稠粘涎沫,口乾咽燥,氣急喘促,形體消瘦,或見潮熱,皮毛乾枯,舌乾紅,脈虛數等。治宜滋陰潤肺,清熱生津,用舉肺湯、元參清肺飲、麥門冬湯、清燥救肺湯、紫菀散等方。虛寒者,形寒神疲,唾涎沫,口不渴,小便數,舌質淡,脈虛弱等。治宜溫肺益氣,用甘草乾薑湯,或人蔘、白朮、茯苓等藥。   ②傳屍之一種。《外臺祕要·傳屍方》謂傳屍之疾氣急咳者,名肺痿。參傳屍條。   ③指皮毛痿。《醫宗必讀·痿》:“肺痿者,皮毛痿也。”參見皮毛痿條。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