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發性硬化 2009年01月08日修訂版

BY banlang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概述

是一種中樞神經系統脫髓鞘疾病,青、中年多見,臨牀特點是病竈播散廣泛,病程中常有緩解復發的神經系統損害症狀。

診斷

一、病史及症狀

臨牀症狀複雜多變,病程呈自然緩解與復發的波動性進展,感染、過勞、外傷、情緒激動對本病的發生可能有一定的關係。因病損部位不同,臨牀徵象多種多樣。常見者有:

1.精神症狀:可表現欣快、易激動或抑鬱。

2.言語障礙:小腦病損引起發音不清、言語含混。

3.顱神經及軀體感覺、運動、植物神經系統均可受損,依據受累部位的不同而出現相應的臨牀表現。

二、體檢發現

1.顱神經損害:以視神經最爲常見,視神經、視交叉受累而出現球后視神經炎。除視神經外,動眼神經、外展神經、聽神經也可受累而出現相應的體徵。

2.感覺障礙:多由脊髓後索或脊丘系斑塊引起。表現爲麻木、束帶感,後期可出現脊髓橫貫性感覺障礙。

3.運動系統功能障礙:錐體束損害出現痙攣性癱瘓,小腦或脊髓小腦束損害出現小腦性共濟失調。

4.少數病人出現尿瀦留或尿失禁。

三、輔助檢查:

1.腰穿CSF檢查:壓力多正常,蛋白含量增高,以球蛋白爲主。

⒉腦電圖可異常。

⒊視、聽神經誘發電位異常。

⒋頭顱CT或MRI可見病損部位有斑塊異常信號。

治療措施

無有效療法,常採用治療有:

一、皮質激素或免疫抑制劑可緩解症狀。甲基強的松龍1g/d靜滴,5-7天后改爲強的松30-40mg/d頓服,逐漸減量直至停藥。硫唑嘌呤(2mg/kg/d)長期治療(平均2年)對控制病情有效。

二、神經營養藥物:胞二磷膽鹼(250mg肌注1次/d)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DFGF1600u 肌注1次/d)可酌情選用。

三、對症治療:對痛性強直髮作、三叉神經痛、癲癇發作者可用卡馬西平0.13次/d,痙攣者可給安定等。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