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毒痢的中成藥

關聯數據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關於毒痢

毒痢爲病證名。是指痢疾之因熱毒所致者。見《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十二。多由飲服冷熱酒醴醯醢,縱性恣欲,房室勞逸,致損精血,腸胃枯澀,久積冷熱,遂成毒痢。其證痢下五色膿血,或如爛魚腸,或如豚肝,心煩,腹痛如絞。治宜清熱解毒涼血。方如茜根丸、三黃熟艾湯加忍冬藤、白頭翁、馬齒莧等藥。本病可見於重症中毒性菌痢、急性腸道阿米巴痢疾、壞死性腸炎、沙門菌屬食物中毒等疾患。痢疾(dysentery)爲病名。見《嚴氏濟生方》。《內經》作“腸澼”,《傷寒論》稱“下利”、“熱利”,《肘後備急方》稱“下痢”,《諸病源候論》稱爲痢病,《備急千金要方》稱作“滯下”,後世多稱痢疾。痢疾以腹痛,裏急後重,下痢赤白膿血爲主證。發病驟急,可伴有惡寒發熱;慢性痢疾則反覆發作,遷延不愈。多發於夏秋季節。痢疾的治療宜分辨虛實。實證用清熱化溼,涼血解毒,消積導滯等法。虛證用補中益氣,溫陽固澀等法。邪盛正虛者,宜扶正與祛邪法。亦可兼用行 ...

掃碼訪問

可用醫學百科App / 微信 / 手機瀏覽器 掃碼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