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條 大量不保留灌腸術 修訂歷史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關於大量不保留灌腸術

大量不保留灌腸術大量不保留灌腸術適用於便祕、細菌性痢疾、腸脹氣、高燒、腸道感染性疾病、手術前檢查、分娩等。急腹症、消化道出血、妊娠等。1.治療盤內放灌腸筒或一次性灌腸器、肛管(24~26號)置於彎盤中、量筒、水溫計、凡士林油、血管鉗、棉籤、手紙、尿墊、治療巾。2.便盆、輸液架、屏風。3.常用灌腸液 生理鹽水或0.2~0.5%肥皂水500~1000ml,溫度39~41℃,降溫時用32℃溫水或4℃冰鹽水。1.備齊用物攜至牀邊,向病人說明治療目的,以取得配合並囑病人排尿。關閉門窗、用屏風遮擋。2.協助病人取側臥位,脫褲至膝部,移臀部靠近牀沿,將尿墊墊於臀下,彎盤置臀旁。3.灌腸筒掛於輸液架上,液麪距肛門約40~60釐米。潤滑肛管前端,排儘管內氣體,夾緊橡膠管。4.分開病人臀部,暴露肛門,將肛管輕輕插入直腸內7~10釐米後固定肛管。5.鬆開血管鉗,使溶液緩慢流入,並觀察反應。如溶液流入受 ...

掃碼訪問

可用醫學百科App / 微信 / 手機瀏覽器 掃碼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