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髎 2017年01月17日修訂版

BY banlang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概述

[穴位基礎信息表]次髎|Ciliao|Tzuliao|Secondary Bone|BL31|31|V31|V31|B31|B31|BI31

次髎爲經穴名(Cìliáo BL32)[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704.[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278.。出《黃帝內經素問·骨空論》、《鍼灸甲乙經》。屬足太陽膀胱經[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704.[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278.。又名中空(《鍼灸大成》)。次即第二,謬即骨隙,四對骶後孔爲八髎所在,本穴位居第二,故名次髎[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278.。次髎穴同上髎穴,爲泌尿生殖系統疾病的常用穴。主治月經不調,赤白帶下,痛經,不孕,遺精,陽痿,疝氣,癃淋,衄血,嘔吐,腸鳴泄瀉,背寒,腰脊痛,下肢不仁,腰痛,小便不利,遺尿,下肢痿痹,帶下,腰骶疼痛,陰挺,坐骨神經痛,盆腔炎,現代又多用次髎穴治療陰癢,子宮脫垂,卵巢炎,子宮內膜炎,睾丸炎,骶髂關節炎,下肢癱瘓等。並可作催產,引產之用。

次髎的別名

中空(《鍼灸大成》)。

出處

《鍼灸甲乙經》:女子赤白瀝,心下積脹,次髎主之。

穴名解

次即第二,謬即骨隙,四對骶後孔爲八髎所在,本穴位居第二,故名次髎[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278.

次,有位次、順序之義。此穴在第2骶後孔中,居上髎穴之次,故名次髎[參考資料] 柴鐵劬.鍼灸穴名解[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9.

所屬部位

骶部[參考資料] 孫國傑主編. 鍼灸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83.

次髎穴的定位

標準定位:次髎穴在骶部,當髂後上棘內下方,適對第二骶後孔處[參考資料]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 中醫藥學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次髎穴位於骶區,正對第二骶後孔中。俯臥取穴[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278.

次髎穴位於骶部,在第二骶後孔中,約當髂後上棘下與骶正中線之中點[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704.

次髎穴在足太陽膀胱經中的位置

次髎穴在骶部的位置

次髎穴在骶部的位置

次髎穴在骶部的位置(圖出自《中醫大辭典》)

次髎穴的位置

次髎穴在骶部的位置

次髎穴的位置

次髎穴在骶部的位置(肌肉)

次髎穴的位置

次髎穴在骶部的位置(骨骼)

次髎穴的取法

俯臥位,在第二骶後孔處取穴。

次髎穴位於骶區,正對第二骶後孔中。俯臥取穴[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278.

俯臥位,以示指尖按在小腸俞與脊椎正中的中間,小指按在尾骨上方有小黃豆大的圓骨突起(骶角)的上方,中指與環指相等距離分開按放,各指尖所到之處是:示指尖爲上髎、中指尖爲次髎、環指尖爲中髎、小指尖爲下髎[參考資料] 王民集,朱江,楊永清主編. 中國鍼灸全書[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244-245.

次髎穴的位置

次髎穴穴位解剖

次髎穴下爲皮膚、皮下組織、骶棘肌、第二骶後孔。有骶外側動、靜脈後支。爲第二骶神經後支通過處。有骶外側動、靜脈後支。爲第二骶神經後支通過處。皮膚由第一、二、三骶神經後支的外側支臀中皮神經分佈。左右兩側第二骶後孔之間距爲33毫米和第三骶後孔的縱距爲15.2~16.2毫,米在活體,第二骶後孔和骶前孔的傾向約65度。個體略有不同。

層次解剖

皮膚→皮下組織→豎脊肌→第二骶後孔[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278.

穴區神經、血管

淺層有臀中皮神經分佈;深層有骶外側動脈分支和第2骶神經後支的肌支分佈[參考資料] 孫國傑主編. 鍼灸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81.

布有第二骶神經後支和骶外側動、靜脈後支[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704.

次髎穴的功效與作用

次髎穴具有補益下焦,強腰利溼的功效。

次髎穴有理下焦、健腰膝的作用[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278.

次髎穴位於腰骶部,近於腎臟和胞宮,膀胱與腎相表裏,故可治療婦科病及男性病,還能治療前陰病[參考資料] 王民集,朱江,楊永清主編. 中國鍼灸全書[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245.

足太陽膀胱經循行於腰部和下肢,故次髎穴可治療腰腿病[參考資料] 王民集,朱江,楊永清主編. 中國鍼灸全書[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245.

次髎穴鄰近於二陰,故常配合其相關腧穴治療前陰病、婦科病及腰部病[參考資料] 王民集,朱江,楊永清主編. 中國鍼灸全書[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245.。尤以治療痛經病爲最,也是八髎穴中最常用的腧穴[參考資料] 王民集,朱江,楊永清主編. 中國鍼灸全書[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245.

次髎穴主治病證

次髎穴同上髎穴,爲泌尿生殖系統疾病的常用穴。主治月經不調,赤白帶下,痛經,不孕,遺精,陽痿,疝氣,癃淋,衄血,嘔吐,腸鳴泄瀉,背寒,腰脊痛,下肢不仁,腰痛,小便不利,遺尿,下肢痿痹,帶下,腰骶疼痛,陰挺,坐骨神經痛,盆腔炎,現代又多用次髎穴治療陰癢,子宮脫垂,卵巢炎,子宮內膜炎,睾丸炎,骶髂關節炎,下肢癱瘓等。並可作催產,引產之用。

次髎穴主治少腹、前陰、腰骶等疾患:如月經不調、赤白帶下、痛經、不孕、遺精、陽痿、疝氣、癃淋、衄血、嘔吐、腸鳴泄瀉、背寒、腰脊痛、下肢不仁等[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278.

次髎穴主治腰痛、月經不調、痛經、小便不利、遺精、遺尿、下肢痿痹[參考資料] 孫國傑主編. 鍼灸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81.

次髎穴主治月經不調,痛經,帶下;陽痿,遺精;小便不利;腰痛,下肢痿痹;疝氣[參考資料] 王民集,朱江,楊永清主編. 中國鍼灸全書[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245.

次髎穴主治腰骶疼痛,月經不調,赤白帶下,陰挺,痛經,疝氣,下肢痿痹,以及坐骨神經痛,盆腔炎,並可用於催產,引產等[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704.

現代又多用次髎穴治療陰癢、子宮脫垂、盆腔炎、卵巢炎、子宮內膜炎、睾丸炎、骶髂關節炎、坐骨神經痛、下肢癱瘓等,並可作催產、引產之用[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278.

刺灸法

刺法

直刺1~1.5寸[參考資料] 孫國傑主編. 鍼灸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81.[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704.[參考資料] 王民集,朱江,楊永清主編. 中國鍼灸全書[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245.[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278.,骶部有酸脹感[參考資料] 王民集,朱江,楊永清主編. 中國鍼灸全書[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245.

若治療婦科病,針尖應刺入2寸,使小腹內有熱感[參考資料] 王民集,朱江,楊永清主編. 中國鍼灸全書[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245.

若治療前陰病,針感應放散到會陰部[參考資料] 王民集,朱江,楊永清主編. 中國鍼灸全書[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245.

若治療肛腸病,針感應向尾骶部放散[參考資料] 王民集,朱江,楊永清主編. 中國鍼灸全書[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245.

注意:次髎穴針刺不能過深,以防穿過骶後孔,刺傷膀胱及腸管[參考資料] 王民集,朱江,楊永清主編. 中國鍼灸全書[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245.

灸法

可灸[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278.[參考資料] 王民集,朱江,楊永清主編. 中國鍼灸全書[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245.[參考資料] 孫國傑主編. 鍼灸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81.

艾炷灸3~7壯;或艾條灸5~15分鐘[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704.

艾炷灸或溫鍼灸5~7壯,艾條溫灸10~15分鐘。

次髎穴的配伍

次髎配關元、三陰交,有調理下焦,活血調經的作用,主治月經不調,帶下。

次髎配商丘,湧泉,有健脾補腎,暖胞宮的作用,主治痛經不孕。

次髎配腎俞、中極、三陰交,治痛經[參考資料] 王民集,朱江,楊永清主編. 中國鍼灸全書[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245.

次髎配腎俞、環跳、足三裏、陽陵泉、懸鐘,治腰痛、下肢痿痹[參考資料] 王民集,朱江,楊永清主編. 中國鍼灸全書[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245.

次髎配腎俞、氣海、百會、足三裏,治直腸脫垂[參考資料] 王民集,朱江,楊永清主編. 中國鍼灸全書[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245.

文獻摘要

《鍼灸甲乙經》:腰痛快怏不可以俯仰,腰以下至足不仁,入脊,腰背寒,次髎主之。

《銅人腧穴鍼灸圖經》:次髎二穴,在第二空夾脊陷中,治疝氣下墜,腰脊痛不得轉搖,急引陰器,痛不可忍,腰以下至足不仁,背腠寒,小便赤淋,心下堅脹。

《鍼灸大成》:主婦人赤白帶下。

次髎穴研究進展

對膀胱的影響

針刺次髎對膀胱功能有一定影響,一般可使膀胱收縮,對下肢輕度癱瘓的患者,可使膀胱殘餘尿顯著減少[參考資料] 王民集,朱江,楊永清主編. 中國鍼灸全書[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245.

現代研究證明,針刺次髎穴可使膀胱收縮[參考資料] 柴鐵劬.鍼灸穴名解[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9.。對下肢輕癱患者,針之可使膀胱殘餘尿顯著減少,其針刺產生的效應隨手法加重而加強[參考資料] 柴鐵劬.鍼灸穴名解[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9.

對無痛分娩有較好的針刺效應

針刺後有增強子宮收縮能力、縮短產程的功效[參考資料] 王民集,朱江,楊永清主編. 中國鍼灸全書[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245.

針刺本穴對分娩可減輕或消除疼痛,使宮縮增強,產程縮短[參考資料] 柴鐵劬.鍼灸穴名解[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9.

用於結紮術

次髎等穴對腹式輸卵管結紮術有較好針刺麻醉效果,加以水溝、承漿,其針刺麻醉的Ⅰ、Ⅱ級率可達91.4%,用三陰交、次髎的Ⅰ、Ⅱ級率可達85.5%,說明次髎配合其他腧穴,對輸卵管結紮術有較好的鎮痛效果[參考資料] 王民集,朱江,楊永清主編. 中國鍼灸全書[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245.

對腹式輸卵管結紮術有較好的針麻效應,對下腹部皮膚傷害性刺激引起的大腦皮質誘發電位,有明顯抑制作用[參考資料] 柴鐵劬.鍼灸穴名解[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9.

用於下腹部全子宮切除術

取腰俞、次謬穴組針麻開展下腹部全子宮切除術,對解決鎮痛不全,內臟牽拉反應,肌緊張等方面問題,有較明顯的效果[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278.

治療婦科炎症

針刺本穴對治療婦科炎症感染效果明顯[參考資料] 柴鐵劬.鍼灸穴名解[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9.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