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血管纖維瘤 2009年01月06日修訂版

BY banlang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概述

鼻咽血管纖維瘤(angiofibroma of naspharynx)常發生於10~25歲青年男性。可原發於鼻咽頂、鼻咽後壁咽腱膜和蝶骨翼板骨外膜等處。腫瘤由纖維組織及血管構成。瘤體血管豐富,血管壁薄,缺乏彈性,容易受損發生嚴重大出血。

臨牀表現

(一)出血:爲一主要症狀,早期可反覆出血,陣發性,量較大,以致多伴有不同程度繼發性貧血。

(二)堵塞及壓迫症狀:堵塞後鼻孔發生鼻阻,開始爲一側,逐漸發展爲雙側,壓迫咽鼓管口發生耳鳴聽力減退,破壞顱底骨侵犯顱神經,則有頭痛及顱神經麻痹,侵入眼眶、翼齶窩或顳窩,則致眼球突出,頰部或顴部隆起,向下發展爲致軟齶隆起,並在口咽部可見腫瘤。

(三)鼻咽鏡檢查:可見鼻咽部有圓形、淡紅色腫物,表面光滑,血管清晰可見。觸診腫物質硬、固定、易出血,前鼻鏡檢查有時鼻腔可見淡紅色腫物。

X線攝片及CT檢查可瞭解腫瘤大小、範圍及顱底骨質情況。

診斷

根據症狀及檢查結果,結合年齡及性別多能診斷。由於腫瘤易出血,一般不作活檢。如腫瘤已進入鼻腔,診斷尚有懷疑時,可慎重從鼻腔取活檢,便於壓迫止血。

近年有用動脈造影術,以觀察腫瘤供血情況及向顱內擴展情況,供手術時參考。

本病應與後鼻孔息肉,鼻咽淋巴肉瘤鑑別。

治療

手術治療:採用冷凍、低壓麻醉、激光、電刀等方法,減少出血及復發,根據腫瘤範圍和部位採用經鼻、經齶或二者結合進路切除腫瘤。

術前可用動脈栓塞、放療、或服乙烯雌酚,每日5毫克,連續15~30天可使腫瘤縮小利於手術。術前硬化劑注射亦有減少術中出血的作用。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