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狼毒 2009年12月07日修訂版

BY banlang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別名

狼毒[東北]、狼毒疙瘩、黃皮狼毒、大貓眼草、貓眼根、山紅蘿蔔根

來源

爲大戟科大戟屬植物狼毒大戟Euphorbia fischeriana Steud. [E. pallasii Turcz.]和月腺大戟E. ebracteolata Hayata的根。春、秋挖根,除去莖杆,切片曬乾。

炮製

醋狼毒:將白狼毒片加醋拌勻,待醋吸盡,放鍋內炒至微幹,再曬乾或烘乾(每100斤用醋30~50斤)。

狼毒膏:將白狼毒4斤置鍋內,加水浸泡煮沸,繼以慢火煎熬,去渣過濾,再熬成膏狀即得。

性味

辛,平。有大毒。

功能主治

破積殺蟲,除溼止癢。用於淋巴結結核,骨結核,皮膚結核,牛皮癬,神經性皮炎,慢性支氣管炎,陰道滴蟲。

用法用量

炮製後用3~8分;外用以狼毒膏外搽。

注意

不宜內服。

摘錄

《全國中草藥彙編》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