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論條辨 2009年01月06日修訂版

BY banlang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傷寒論條辨》   傷寒著作。八卷。明·方有執撰。刊於1592年。方氏認爲《傷寒論》一亂於王叔和的重編,再亂於成無己的註釋,失去仲景原著傷寒兼雜病的完整性。遂予重新編注、考訂,並調整了若干條原文的篇次,刪去了《傷寒例》一篇,將太陽病納爲“風傷衛、寒傷營、風寒兩感、營衛俱傷”三種。突出了太陽病三綱鼎立學說。較王叔和本加強了條理性和系統性,這種倡言錯簡的觀點對後世影響很大,許多名家紛紛響應,蔚然而成錯簡重訂傷寒學派。推動了《傷寒論》研究向縱深發展。全書前列圖說後附《本草鈔》、《或問》、《痙書》各一卷。全書條辨《傷寒論》六經篇文比較詳明,在《傷寒論》注本中卓有影響。現存明萬曆刻本,及多種清刻本。1949年後有排印本。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