皂莢蕈
拼音:zàojiáxùn皂莢蕈釋名氣味辛、有毒。主治1、腸風瀉血。用皂莢蕈瓦上焙爲末。每服一錢,溫酒送下。2、腫毒初起。用皂莢蕈磨醋塗搽。附方
中藥學;中藥材小皂莢
拼音:xiǎozàojiá概述:小皂莢爲中藥名,出自《中藥志》。爲《名醫別錄》記載的豬牙皁之別名。別名:牙皁、眉皁、小皂莢來源及產地:豆科植物皂莢GleditsiasinensisLam.因衰老或受害後所結的小型果實。主產四川、貴州、雲南...
中醫學;中藥學;通便;消腫;殺蟲;祛痰藥肉皂莢
拼音:ròuzàojiá概述:肉皂莢爲中藥名,出自《中國主要植物圖說·豆科》,即《本草綱目》記載的肥皂莢的別名。別名:肉皂莢、肉皁角。來源及產地:豆科植物肥皂莢GymnocladuschinensisBaill.的果實。分佈江蘇、浙江、福建、江...
中醫學;中藥學;中藥材;解毒;殺蟲插耳皂莢丸
拼音:chāěrzàojiáwán《太平聖惠方》卷三十四:插耳皂莢丸:別名:皂莢丸(《普濟方》卷六十五)。處方:皂莢1挺豉30克蒜1頭(去皮)巴豆7枚(去皮,麩炒微黃)製法:上藥搗研爲散。功能主治:主牙疼。用法用量:每用少...
中醫學;方劑學;方劑吹鼻皂莢散
拼音:chuībízàojiásǎn處方:皂莢1梃(炙,颳去皮子)。製法:上爲散。功能主治:齆鼻。用法用量:以1字匕,吹入鼻。即愈。摘錄:《聖濟總錄》卷一一六
中醫學;方劑學;方劑桂枝去芍藥加皂莢湯
拼音:guìzhīqùsháoyàojiāzàojiátāng《備急千金要方》卷十七:桂枝去芍藥加皂莢湯:處方:桂枝生薑各9克甘草6克皂莢1挺大棗12枚製法:上五味,哎咀。功能主治:治肺癰,吐涎沫,初起有表邪者。用法用量:以水700毫升,煮取30...
中醫學;方劑學;方劑皂莢根皮
拼音:zàojiágēnpí出處:《綱目》拼音名:ZàoJiáGēnPí別名:木乳(《普濟方》)。來源:爲豆科植物皂莢的根皮,秋、冬採收。原形態:植物形態詳皂莢條。化學成份:同屬植物山皂莢的樹皮、根含少量生物鹼三刺皁...
中醫學;中藥學;中藥材皂莢葉
拼音:zàojiáyè《*辭典》:皂莢葉:出處:《綱目》拼音名:ZàoJiáYè來源:爲豆科植物皂莢的葉片。原形態:植物形態詳皂莢條。化學成份:同屬植物山皂莢的葉含少量生物鹼三刺皂莢鹼,即3-(3-甲基-2-丁烯基)腺嘌...
中醫學;中藥學;中藥材皂莢豉湯
拼音:zàojiáchǐtāng方出《證類本草》卷十四引孫真人方,名見《衛生總微》卷十四:組成:皂莢(燒灰)。主治:咳嗽。用法用量:每服2錢匕,豉湯下之。製備方法:上爲末。
中醫學;方劑學;方劑皂莢酒
拼音:zàojiájiǔ《聖濟總錄》一四七:組成:皂莢半梃(去皮子,生用)。主治:蠱毒。用法用量:以酒1盞,浸1宿,去滓空心服,得利即愈。製備方法:上銼細。
中醫學;方劑學;方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