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痰藥
卷二咽喉門白礬(三錢)磁器盛水少許化開。巴豆仁(三粒)分六塊投入礬內。用罐盛。礬枯取起之妙。
中醫古籍;惠直堂經驗方;卷二咽喉門;清;陶承熹治痰藥例
卷之九十四本草集要(上)【熱痰虛痰】必用天門冬、治咳逆,消火痰清肺。知母(潤肺消痰止嗽。)黃芩(瀉肺火,治膈上熱痰,痰因火上攻,治以降火也。)黃連(治中焦熱痰,噁心,兀兀欲吐,噁心欲吐者痰也。)栝蔞子...
中醫古籍;古今醫統大全;卷之九十四本草集要(上);明;徐春甫(二)清化熱痰
第一卷·通治部分治痰藥即蚶殼也。味鹹,性平,無毒。火,醋淬,研。消老痰至效,破血癖殊靈。鹹走血而軟堅,故主治如上。
中醫古籍;本草徵要;第一卷·通治部分治痰藥;明;李中梓治法
...用童便煮過,以殺其毒。初昏倒,急捏人中至醒,然後用痰藥,以二陳湯、四君子湯、四物湯加減用。瘦人陰虛火熱,用四物湯加竹瀝、黃芩、黃柏。有痰者,加痰藥。治痰氣實而能食,用荊瀝。氣虛少食,用竹瀝。此二味開經...
中醫古籍;古今醫統大全;卷之八中風門;明;徐春甫烏梅
...,除熱煩滿,安心調中,治痢止渴。以鹽爲白梅,亦入除痰藥。去核用。《心》雲∶收肺氣。《本草》雲∶主肢體痛,偏枯不仁,死肌。去青黑痣惡疾,止下痢,好唾口乾,去骨間熱。又方,治一切惡瘡肉出,以烏梅燒爲灰,杵...
中醫古籍;湯液本草;卷之五果部;元;王好古(一)溫化寒痰
第一卷·通治部分治痰藥味辛,性溫,有毒。入胃經。炮,去皮臍。消痰去溼,止痙除麻。中風失音,口眼斜。白附子,引藥上行,與黑附子非一類也。白附子,燥藥也。似中風證,雖有痰亦禁用,小兒慢驚勿用。
中醫古籍;本草徵要;第一卷·通治部分治痰藥;明;李中梓(一)溫化寒痰
第一卷·通治部分治痰藥味辛,性熱,無毒。入肺經。解肌發汗,利氣疏痰。溫中而冷滯冰消,辟邪而祟魔遠遁。酒服而反胃宜痊,醋塗而癰毒可散。伍蘇萊爲三子養親,同術棗治胸脅痰飲。痰在脅下,及皮裏膜外者,非白芥子...
中醫古籍;本草徵要;第一卷·通治部分治痰藥;明;李中梓(二)清化熱痰
第一卷·通治部分治痰藥味甘、微苦、酸,性寒,無毒。入心、脾二經。枸杞爲使。惡乾薑,畏牛膝、乾漆,反烏頭。燥得以潤,痰可以清。排膿散腫,利膈清心。止渴退煩熱,通乳生唾津。消瘀血,催月經。消痰解熱,是其職...
中醫古籍;本草徵要;第一卷·通治部分治痰藥;明;李中梓(二)清化熱痰
第一卷·通治部分治痰藥味甘,性寒,無毒。入心、胃二經。薑汁爲使。痰在皮裏膜外者,直達以宣通。痰在經絡四肢者,屈曲而搜剔。失音不語偏宜,肢體攣蜷決用。竹瀝滑腸,脾虛泄瀉者勿用。惟痰在皮裏膜外,經絡肢節者...
中醫古籍;本草徵要;第一卷·通治部分治痰藥;明;李中梓(二)清化熱痰
第一卷·通治部分治痰藥味甘,性平。入心、肺、肝諸經。除風熱,開經絡。行血氣,導痰涎。去胸中煩悶,治頭風眩暈。大人中風失音,小兒心熱驚癇。牡荊,俗名黃荊。截取尺餘架磚上,中間火炙,兩頭以器承取,即得。李...
中醫古籍;本草徵要;第一卷·通治部分治痰藥;明;李中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