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理氣
第一卷·通治部分氣血兼理藥與理氣藥味辛,性溫,無毒。入肺、脾、肝三經。生用理氣,煨熟止瀉。平肝降氣,鬱可開而胎可安,健胃寬中,食可消而痢可止。何患乎,鬼邪蠱毒,無憂於冷氣心疼。氣味純陽,故辟邪止痛。吐...
中醫古籍;本草徵要;第一卷·通治部分氣血兼理藥與理氣藥;明;李中梓(二)理氣
第一卷·通治部分氣血兼理藥與理氣藥味辛,性溫,無毒。入肺、心、胃三經。芳香闢穢,降逆理氣,運中宮,能於開胃進食療噎。調上焦,氣在胸膈咽嗌之間。通鼻竅塞,止心腹疼。東垣雲∶“白檀調氣,引芳香之物,上至極...
中醫古籍;本草徵要;第一卷·通治部分氣血兼理藥與理氣藥;明;李中梓治一切傷損止痛生肌諸方
...凡因傷折落馬。車輾壓損。一切傷。皮破肉作瘡者。宜用止痛定膿生肌。麒麟血散方。麒麟血(一兩)生人牙齒(半兩)密陀僧(半兩)上件藥。搗羅爲末。以雞毛拂於瘡口內。卻用膏藥貼之。不得輕着風水。幹瘡止痛長肉。黑...
中醫古籍;太平聖惠方;卷第六十七;宋;王懷隱;陳昭遇(二)理氣
第一卷·通治部分氣血兼理藥與理氣藥味辛、苦,酸。性溫,無毒。入肝、胃二經。行氣開鬱,豁痰辟惡。舒肝悅脾,和胃止惡。胸悶脅脹,咳喘頻作。梅核氣阻,時時感覺。花∶芳香止痛,和暢肺肝。陰血不足者,不宜常用多...
中醫古籍;本草徵要;第一卷·通治部分氣血兼理藥與理氣藥;明;李中梓傷損止痛生肌(附論)
...溫酒調下。不拘時服。黃膏(出聖濟總錄)治一切傷損。止痛生肌。黃(銼)當歸(切焙)附子(炮裂去皮臍)白芷芎續斷細辛(去苗葉)薤白(細切各一兩)豬脂(切一斤)上除豬脂外搗碎。以酒半升拌一宿。焙乾。次日先煎...
中醫古籍;普濟方;卷三百十;明;朱橚金瘡止痛方五首
卷第二十九範汪療金瘡內塞止痛,地榆散方。地榆根白蘞(各二分)附子(一分炮)當歸(四分)芎白芷芍藥(各三分)上七味搗散,以酒飲服方寸匕,日三服。忌同前方。又金瘡內塞逐痛方。黃芩當歸(各三兩)甘草(炙二兩...
中醫古籍;外臺祕要;卷第二十九;唐;王燾(二)理氣
第一卷·通治部分氣血兼理藥與理氣藥味苦,性微溫,無毒。入肺、肝二經。童便浸,曬,焙。生用發表,制用化氣。消痰開鬱,解憂釋疑。止脅下痛與腹內脹疼,治胸中熱與脘際悶痞。胎產常用,女科偏宜。十二經通,三焦暢...
中醫古籍;本草徵要;第一卷·通治部分氣血兼理藥與理氣藥;明;李中梓(二)理氣
第一卷·通治部分氣血兼理藥與理氣藥味甘、微苦,性平。入肝、胃二經。舒氣化痰,通絡散結。可消阻滯,又能活血。金御乘稱之爲橘絲,謂其專能宣通經絡滯氣。趙學敏謂其驅皮裏膜外積痰,活血。
中醫古籍;本草徵要;第一卷·通治部分氣血兼理藥與理氣藥;明;李中梓(二)理氣
第一卷·通治部分氣血兼理藥與理氣藥味苦,性微溫,無毒。入脾、胃二經。開心腹之氣,逐皮膚之水。主用與檳榔相仿,但力少緩耳。鴆鳥多集大腹樹上,宜以大豆汁多洗,令黑汁去盡,火焙用。病涉虛者勿用。
中醫古籍;本草徵要;第一卷·通治部分氣血兼理藥與理氣藥;明;李中梓(二)理氣
第一卷·通治部分氣血兼理藥與理氣藥一名金鈴子。味苦,性寒,有毒。入脾、肺二經。熱厥心痛,腹疼疝氣。可殺三蟲,能利小便。根微寒。殺諸蟲,通大腸。與延胡索相伍,治心腹痛頗靈。性寒極苦,若脾胃虛寒者忌之。
中醫古籍;本草徵要;第一卷·通治部分氣血兼理藥與理氣藥;明;李中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