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五、食魚中毒候
卷之二十六蠱毒病諸候(下凡二十七論)凡人食魚者,皆是使生冷之物,食之甚利口,人多嗜之,食傷多,則難消化,令人心腹痞滿,煩亂不安。
中醫古籍;諸病源候論;卷之二十六蠱毒病諸候(下凡二十七論);隋;巢元方二十六、食諸魚中毒候
卷之二十六蠱毒病諸候(下凡二十七論)凡食諸魚有中毒者,皆由魚在水中,食毒蟲惡草則有毒,人食之,不能消化,即令悶亂
中醫古籍;諸病源候論;卷之二十六蠱毒病諸候(下凡二十七論);隋;巢元方二十七、食鱸魚肝中毒候
卷之二十六蠱毒病諸候(下凡二十七論)此魚肝有毒,人食之中其毒者,即麪皮剝落,雖爾,不至於死。
中醫古籍;諸病源候論;卷之二十六蠱毒病諸候(下凡二十七論);隋;巢元方二十八、食鮐魚中毒候
卷之二十六蠱毒病諸候(下凡二十七論)此魚肝及腹內子有大毒,不可食,食之往往致死。
中醫古籍;諸病源候論;卷之二十六蠱毒病諸候(下凡二十七論);隋;巢元方二十九、食蟹中毒候
卷之二十六蠱毒病諸候(下凡二十七論)此蟹食水茛,水茛有大毒,故蟹亦有毒。中其毒則悶亂欲死。若經霜以後,遇毒即不能害人,未被霜蟹,煮食之則多有中毒,令人悶亂,精神不安。
中醫古籍;諸病源候論;卷之二十六蠱毒病諸候(下凡二十七論);隋;巢元方三十、食諸菜蕈菌中毒候
卷之二十六蠱毒病諸候(下凡二十七論)凡園圃所種之菜本無毒,但蕈、菌等物,皆是草木變化所生,出於樹者爲蕈,生於地者爲菌,並是鬱蒸溼氣變化所生,故或有毒者。人食遇此毒,多致死,甚疾速;其不死者,猶能令煩悶...
中醫古籍;諸病源候論;卷之二十六蠱毒病諸候(下凡二十七論);隋;巢元方三十一、食諸蟲中毒候
卷之二十六蠱毒病諸候(下凡二十七論)野菜芹荇之類,多有毒蟲水蛭附之,人誤食之,使中其毒,亦能悶亂,煩躁不安。
中醫古籍;諸病源候論;卷之二十六蠱毒病諸候(下凡二十七論);隋;巢元方三十二、飲酒大醉連日不解候
卷之二十六蠱毒病諸候(下凡二十七論)飲酒過多,酒毒漬於腸胃,流溢經絡,使血脈充滿,令人煩毒亂,嘔吐無度,乃至累日不醒。往往有腹背穿穴者,是酒熱毒瓦斯所爲。故須搖動其身,以消散也。
中醫古籍;諸病源候論;卷之二十六蠱毒病諸候(下凡二十七論);隋;巢元方三十三、飲酒中毒候
卷之二十六蠱毒病諸候(下凡二十七論)凡酒性有毒,人若飲之,有不能消,便令人煩毒悶亂。其湯熨針石,別有正方,補養宣導,今附於後。《養生方》雲∶正坐仰天,呼出酒食醉飽之氣。出氣之後,立飢且醒。
中醫古籍;諸病源候論;卷之二十六蠱毒病諸候(下凡二十七論);隋;巢元方三十四、飲酒腹滿不消候
卷之二十六蠱毒病諸候(下凡二十七論)夫酒性宣通而不停聚,故醉而復醒,隨血脈流散故也。今人有榮衛痞澀,痰水停積者,因復飲酒,不至大醉大吐,故酒與痰相搏,不能消散,故令腹滿不消。
中醫古籍;諸病源候論;卷之二十六蠱毒病諸候(下凡二十七論);隋;巢元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