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餂舌
拼音:hóngtiǎnshé[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紅餂舌(tiǎn舔)爲舌象。全舌紫紅,頻伸口外,舐左右上下之舌象。爲心脾熱盛之候,溫疫病多見。宜清熱解毒,清心涼血(見《傷寒舌鑑》)。
中醫學;中醫診斷學;四診;望診;舌象;舌診;舌苔;舌質;舌色鄧旒
拼音:dèngliú[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鄧旒(liú流)爲清代醫家。號樂天。福建邵武縣人。擅長兒科,尤精於麻痘。嘉慶年間(1796~1820)曾在廣東學人痘接種術,後在福建推廣種痘術。晚年著有《保赤指南車》一書...
中醫學;清代;人物百科;中醫學家下晡(bū逋)
拼音:xiàbū[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下晡(bū逋)指申時。《黃帝內經素問·髒氣法時論》:“肝病者,……下晡甚。”參見十二時:十二時即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時。見《黃帝內...
中醫學;計時下𤺏
拼音:xiàfān[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下𤺏(fān翻)即陰挺。見清代崔秉銑所著《婦科宗主》。又稱子宮脫垂。子宮脫垂又名子宮脫出、陰挺、陰脫、陰癲、瘣疾、子宮不收、子腸不收、翻花。俗稱吊茄子、㿗葫蘆。...
中醫學;中醫病證名大牖
拼音:dàyǒu[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大牖(yǒu友)即天牖,是頭面較大的穴竅,屬足少陽膽經,位於頸大筋外,天容後天柱前,完骨下,髮際上。馬蒔《黃帝內經靈樞注證發微》:“大牖當作天牖。”天牖穴代號SJ16...
中醫學;經穴;鍼灸學久喑
拼音:jiǔyīn[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英文:lingeringdysphonia[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概述:久喑:1.因病久而音聲漸失之者;2.病瘖久不愈者。因病久而音聲漸失之者·久瘖:久喑(lingeringdysphonia...
中醫學;中醫病證名;中醫耳鼻喉科學;中醫診斷學王𤴨
拼音:wángyòu[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王𤴨(yòu又)見於出土戰國古璽。據考證系王姓醫人,專治頭搖動及手顫動病證,故璽文上標姓氏,下標所專治病。
中醫學;中醫學家王翃
拼音:wánghóng[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王翃(hong宏。17世紀)爲清代醫家,字東皋,號翰臣。嘉定(今屬上海)人。曾選用山野農村易得藥,編成《握靈本草》(1683年刻行),另編有《萬全備急方》、《萬全備急續方...
中醫學;中醫學家王季琰
拼音:wángjìyǎn[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王季琰(yǎn演)即王珉。王珉(350~388)爲東晉時醫家,字季琰,小字僧彌。曾任國子博士等,撰有《療傷寒身驗方》1卷,已佚。
中醫學;中醫學家天朞
拼音:tiānjī[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天朞(jī姬)指天的一週,即天的三百六十五度,就是一年。《黃帝內經素問·氣交變大論》:“五運更始,上應天朞,陰陽往復,寒暑迎隨。”
中醫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