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清肝膽火
第三卷腎與膀胱經味甘,性溫,無毒。入腎經。覆盆子爲使。畏丹蔘,酒浸,焙。安五臟以益精,強筋骨而起陰。補助元陽,則腎氣滋長,諸病自息。陰虛相火熾者不宜用。
中醫古籍;本草徵要;第三卷腎與膀胱經;明;李中梓(三)利水滲溼、清膀胱
第三卷腎與膀胱經味甘淡,性平,無毒。入腎、膀胱二經。去皮。分消水腫,淡滲溼痰。豬苓感楓根之餘氣而成,利水諸藥,無如此訣。寇宗曰∶“多服豬苓,損腎昏目。”潔古云∶“淡滲,亡津液,無溼證者勿服。”
中醫古籍;本草徵要;第三卷腎與膀胱經;明;李中梓(三)利水滲溼、清膀胱
第三卷腎與膀胱經味苦,性寒,無毒。入脾、胃、肝、膽、膀胱五經。理黃膽而除溼熱,佐五苓而利小腸。茵陳去溼熱,獨宜於五疸,然亦須五苓之類,佐助成功。溼熱上幹,口舌生瘡,甘露飲中用之。後世普治暑溼內蘊,時毒...
中醫古籍;本草徵要;第三卷腎與膀胱經;明;李中梓(三)利水滲溼、清膀胱
第三卷腎與膀胱經味苦,性寒,無毒。入肝、膽、膀胱三經。解煩熱,除黃膽。塗漆瘡,洗赤眼。即北京香山紅葉也,清利溼熱,兼能解毒,故主用如上。
中醫古籍;本草徵要;第三卷腎與膀胱經;明;李中梓(三)利水滲溼、清膀胱
第三卷腎與膀胱經味甘、淡,性寒,無毒。入肺、胃、膀胱三經。瀉肺利水,引熱下行。通氣滲溼,來乳催生。通草之花上粉,外治痔惡瘡、納之多效。蘇頌謂其療胸中伏氣攻胃咽。咽喉不利,如存異物者,用之亦有效。惜藥肆...
中醫古籍;本草徵要;第三卷腎與膀胱經;明;李中梓(三)利水滲溼、清膀胱
第三卷腎與膀胱經味甘,性寒,無毒。入膀胱經。能催生通乳,疏便閉諸淋。氣味俱薄,淡滑爲陽,故能利竅。冬葵乃滑利之品,滑可去着,故能治如上諸症。但無故服用,必有損真之害。
中醫古籍;本草徵要;第三卷腎與膀胱經;明;李中梓(三)利水滲溼、清膀胱
第三卷腎與膀胱經味甘,性平,無毒。入脾、腎二經。能利水消腫,治面浮腹大。陳瓢,亦與之同功。
中醫古籍;本草徵要;第三卷腎與膀胱經;明;李中梓(三)利水滲溼、清膀胱
...。惡葵根,大黃、柴胡、前胡。祛風而通經絡,利溼而釐清濁。主風寒溼痹,腰膝作疼,五淋惡瘡,莖中刺痛。既可去膀胱宿水,又能止失溺便頻。萆本除風溼,如陰虛火熾,溺有餘瀝,及無溼而腎虛腰痛皆禁。
中醫古籍;本草徵要;第三卷腎與膀胱經;明;李中梓(三)利水滲溼、清膀胱
第三卷腎與膀胱經味苦,性寒,無毒。入膀胱經。利水破血,出刺墮胎。消腫決癰,明目去翳。降心火,利小腸。疏癃結而治淋,逐膀胱之邪熱。八正散用爲利小便之主藥。若心雖熱而小腸虛者忌服。恐心熱未除,而小腸復病矣...
中醫古籍;本草徵要;第三卷腎與膀胱經;明;李中梓(三)利水滲溼、清膀胱
第三卷腎與膀胱經味苦,性平,無毒。入膀胱經。利水治癃淋,殺蟲理瘡疾。治癃及瘡,皆去溼熱也。蓄直逐,不能益人,不宜恆用。
中醫古籍;本草徵要;第三卷腎與膀胱經;明;李中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