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咽喉科用藥
第二卷·形體用藥及專科用藥頭面七竅味苦、酸,性平。生用入肺、胃二經。搗汁生吞,治喉風、湧吐痰涎,能於救急。用之煎服,消咽腫,清火降濁,引熱下行。此即野生牛膝,俗稱方梗對葉草。生用之以湧吐救急,往往轉危...
中醫古籍;本草徵要;第二卷·形體用藥及專科用藥頭面七竅;明;李中梓(五)咽喉科用藥
第二卷·形體用藥及專科用藥頭面七竅(見外治)
中醫古籍;本草徵要;第二卷·形體用藥及專科用藥頭面七竅;明;李中梓(五)咽喉科用藥
第二卷·形體用藥及專科用藥頭面七竅味微酸、澀,性平,無毒。入肝、肺二經。開鬱和中、生津除渴。止口燥飲而不解、治咽乾如有異物。躁煩易怒多疑,酸以柔之可擇。此花同諸藥製爲丸,遠行含之,可以不渴。
中醫古籍;本草徵要;第二卷·形體用藥及專科用藥頭面七竅;明;李中梓(五)咽喉科用藥
第二卷·形體用藥及專科用藥頭面七竅味苦,性偏寒,無毒。入肺、肝二經。平肝潤肺,止痛和中。脘脅時疼,音啞不洪。潰瘍日久,貼之能封。音嗄,由於肝肺不舒者,用之尤宜。
中醫古籍;本草徵要;第二卷·形體用藥及專科用藥頭面七竅;明;李中梓(五)咽喉科用藥
第二卷·形體用藥及專科用藥頭面七竅味甘,性溫。入胃經。爽利咽關、通暢食嗓。降氣平逆、吞嚥無妨。此即棉桃之果皮,收花後趁青陰乾、收貯備用。本草綱目拾遺謂“用此忌食鵝。”棉根∶能強壯體力、可代黃。
中醫古籍;本草徵要;第二卷·形體用藥及專科用藥頭面七竅;明;李中梓(五)咽喉科用藥
第二卷·形體用藥及專科用藥頭面七竅味苦,鹹,性微寒,無毒。入腎經。惡黃、乾薑、大棗、山茱萸。反藜蘆。忌銅器。蒸過曬乾,黑潤者佳。滋陰降火,益腎生津。解煩渴,利咽喉。明眼目,清蒸熱。癆證骨蒸,傷寒斑毒。...
中醫古籍;本草徵要;第二卷·形體用藥及專科用藥頭面七竅;明;李中梓(五)咽喉科用藥
第二卷·形體用藥及專科用藥頭面七竅味甘,微寒,無毒。入心、肺二經。地黃、車前爲使。惡款冬花。忌鯽魚。肥白者佳,去心用。退肺中伏火,止渴益精,清心氣驚煩,定血療咳。燥咳痰稠宜用,咽乾津少頻嘗。麥門冬,稟...
中醫古籍;本草徵要;第二卷·形體用藥及專科用藥頭面七竅;明;李中梓喉科總論
捲上夫咽喉者生於肺胃之上。咽者咽也主通利水谷。爲胃之系乃胃氣之通道也。長一尺六寸重六兩。喉者空虛。主氣息出入呼吸爲肺之系。乃肺氣之通道也。凡九節。長一尺六寸重十二兩。故咽喉雖並行其實異用也然人之一身惟...
中醫古籍;重樓玉鑰;捲上;清;鄭梅澗祕傳通治三十六種喉科
卷一咽喉自預留真青魚膽,掛當風處陰乾。此方通治。唯恐雙單蛾漲塞咽喉,牙關緊閉,不能入藥(男女),則吹藥少許入(左右)鼻防此藥靈驗非常。以下各藥,只牙皁、青果、烏梅三味可見火,餘宜曬乾研細末,瓷瓶貯存,...
中醫古籍;驗方新編;卷一咽喉;清;鮑相璈並言
破頭黃真人者,不知何許人,所傳《喉科祕訣》一書世鮮能知,而宮、姜、週三先生者,亦不可得而聞焉。餘家四世業醫,先代有遊惠陽者,有遊閩嶠者,足跡所及,交遊頗廣,留傳醫籍,大都先賢遺着。茲所檢得抄本一帙,亦...
中醫古籍;喉科祕訣;近代;破頭黃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