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初生口泡
卷三小兒(防有臍風等症),上及牙齦如見白泡點用銀挖耳輕輕挑破,以好墨磨搽。若口開,有物似蝸牛,或似黃豆白蟲者,豬油切薄片擦之。
中醫古籍;奇效簡便良方;卷三小兒;清;丁堯臣小兒口白舌硬方
卷四兒科門不能飲食。巴豆仁(一粒)麝香(釐許)共研成丸。貼眉心即愈。以舌變紅色赤色爲度。
中醫古籍;惠直堂經驗方;卷四兒科門;清;陶承熹妊娠口痛
卷二安胎下妊娠口舌生瘡,咽喉腫痛,俱宜加味涼膈散。加味涼膈散黃芩(一錢)連翹(去心,一錢五分)山梔仁(炒)薄荷桔梗(各八分)竹葉(十片)牛蒡子(一錢)甘草(五分)水煎服。
中醫古籍;竹林女科證治;卷二安胎下;清;竹林寺僧半身不遂口眼歪邪
厥症門方用∶人蔘(五錢)白朮(五錢)當歸(五錢)黃(一兩)半夏(三錢)幹葛(三錢)桂枝(錢半)紅花(二錢)甘草(一錢)水(二樽)姜(三片)棗(二枚)煎服。此症人多以風藥治之,殊不見功。此藥調理氣血、故...
中醫古籍;傅青主男科重編考釋;厥症門;清;郭鍾嶽小兒牙疳大人口爛喉癬方
卷九·外治補遺燈草灰(三分)青黛(三分)牛黃(五釐)冰片(三釐)柏末(少許)婦人溺桶底白垢(火醋炙一錢)共研細末吹之。
中醫古籍;急救廣生集;卷九·外治補遺;清;程鵬程三十四、口目
卷二下足之陽明,手之太陽,筋急則口目,急不能卒視,治皆如上方也。
中醫古籍;鍼灸素難要旨;卷二下;明;高武口
營衛口者,脾之所主,胃大腸脈之所俠。經曰∶中央黃色,入通於脾,開竅於口。又曰∶脾氣通於口,脾和則知五味矣。
中醫古籍;經絡考;營衛;明;張三錫口
...加荊芥、薄荷。丸用加減八味丸加黃柏。久服而安。一人口內生肉球。有根。線長五寸餘。吐球出。方可飲食。以手輕按。痛徹於心。水調生麝香一錢。頻服之。三日根化而愈。
中醫古籍;古今醫案按;卷七;清;俞震篡五十一、口
卷四【因證】脾熱則甘;膽熱則苦。口苦亦有肝虛寒者。【治】三黃丸治甘。柴胡湯治口苦,及謀慮不決。柴胡湯加麥冬、棗仁、地骨皮、遠志。
中醫古籍;脈因證治;卷四;清;朱丹溪二十七、傷寒口內生瘡候
卷之四十五小兒雜病諸候一(凡二十九論)傷寒,是寒氣客於皮膚,搏於血氣,腠理閉密,氣不宣泄,蘊積生熱,故頭痛、體疼而壯熱。其口生瘡,熱毒瓦斯在髒,上衝胸膈,氣發於口,故生瘡也。
中醫古籍;諸病源候論;卷之四十五小兒雜病諸候一(凡二十九論);隋;巢元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