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次科技革命的機遇與挑戰——專訪中國科學院中國現代化研究中心主任何傳啓
記者:21世紀會有重大的科技革命嗎? 何傳啓:這是一個令人神往的問題,帶有科學猜想的性質。 我們首先看看過去5個世紀發生了什麼。16世紀以來,從科技與社會關係的角度看,每一個世紀都至少有一個標誌性事件。1...
醫學教育;人物專訪專訪裴蕾:國內合成生物學前景廣闊
本世紀生物科學技術的發展被視爲第四次科學浪潮,其中合成生物學(Syntheticbiology)則被譽爲第四次科技浪潮中的弄潮兒,是能將生物領域基礎研究轉化爲實際社會生產力的關鍵學科。這門學科真正進入大衆視野,是緣自2010年...
醫學教育;人物專訪蔡學鈞:醉心生物製藥大分子的研究開發
...。”蔡學鈞開門見山,他在最近的北京之行中接受了記者專訪,在記者提問之前,就把答案甩了出來。蔡學鈞跳槽是在今年一季度,放棄阿斯利康(中國)製藥有限公司藥物研發副總裁的職位,加盟一家未上市的生物製藥公司主...
醫學教育;人物專訪從美國攜先進技術回國創業
...的應用疫苗的開發。2001年在北京接受中國青年報記者的專訪時,呂亦晨第一次列舉了爲什麼中國是全球所有發展中國家裏面最有獨立研發新疫苗能力的國家的理由。2003年,呂亦晨與時任衛生部成都生物製品研究所林曉軍共同撰...
醫學教育;人物專訪專訪病原學專家彭宜紅:甲流疫苗7月前難問世
“甲流也並非那麼可怕,”北京大學醫學部病原學專家、醫學博士彭宜紅接受時代週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應對甲流,不要在達菲一棵樹上吊死。而且要開拓新的抗病毒思路,如針對宿主角度而不是病毒本身來抗病毒。 抗流藥...
醫學教育;人物專訪中科院微生物所所長黃力:做最好的創新
...究天然地容易和應用聯繫起來。”黃力說。近年來,許多企業家嘗試與微生物所進行合作開發。然而,在現實的科研環境下,微生物所的成果轉化卻受到一定程度的阻礙。黃力解釋,研究人員都承擔着比較繁重的科研任務,難以...
醫學教育;人物專訪專訪俞君英老師吳光耀:我不感到意外
近日,當“萬能細胞”、“意義相當於飛機問世”、“可能獲得諾貝爾獎”等消息通過電波從大洋彼岸傳到中國時,猶如一針興奮劑,在科技界和社會上引起了莫大的震動。而轟動一時的新聞的主角就是北京大學生命科學院97級...
醫學教育;人物專訪留美海歸回憶溫總理接見場面:“是一生的幸事”
...的研發進展,到有幸和總理握手、合影,在接受記者獨家專訪時,五天前的一幕幕就像“過電影”般浮現在這位天津伯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的眼前。 現場回放 總理到來全場都沸騰了 “12日我們接到總...
醫學教育;人物專訪生物柴油發展障礙待掃平
...柴油行業協作組祕書長孫善林在接受《中國能源報》記者專訪時認爲,雖然前進道路上困難重重,但企業依舊對生物柴油這一“綠色”能源的熱情不熄。 孫善林說,經過幾年的發展,隨着支持政策不斷推出、原料市場日趨規...
醫藥經濟;生物技術;生物能源默克實驗室總裁金彼得:從學界到企業
...室的當家人金彼得(PeterKim)博士在釣魚臺國賓館接受本報專訪。彼時,他剛參加完第19屆世界艾滋病大會,從美國風塵僕僕而來。 金彼得博士是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艾滋病疫苗研究委員會委員,作爲一名業界著名的結構生...
醫學教育;人物專訪